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在我国的新课程改革中,情感教育成为了我国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问题之一。情感是人类的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影响是多维度、全方位的。长期的应试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不足,造成了学生情感的缺失。国内外的许多教育家在情感教育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实施情感教育,成为历史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之一,必然成为实施情感教育的主阵地。初中历史新课程重视对情感教育的培养,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中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学生素养的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审美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情感教育的实施。历史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的素养,力求在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方面有许多。本文主要论述了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审美观教育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方面,从借助历史人物、利用图片实物、开展实践活动三个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教学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情、改革开放、利用好乡土史资源、中国是一个团结的大家庭、利用网络的优势等方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了在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教师以期在教学中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中学生,达到优质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