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鉴于现今中学德育实效性低的状况,德育教学亟待寻找新的出路。而笔者与“欣赏型德育”的“相遇”让人为之兴奋。“欣赏型德育”教学是以“欣赏型德育模式”的理念为指导,其核心是追求道德教育的价值引导与道德主体的自主建构以及这两个往往相互对立的方面,能够在自由“欣赏”过程中得以统一和完成。这种德育理念反对强制灌输,要求解放教育对象;反对放任,要求提升教育对象;力图走一条“中庸”的教育道路,让德育成为“一幅美丽的画”,“一曲动听的歌”。本文首先通过论德育的可教性,即尊重学生主体的原因,作为欣赏型德育教学提倡的生成理论—是价值引导情境中学生主体的自主建构过程存在的依据;进而论述美育、审美教育的道德教育作用,从而证明欣赏型德育教学通过内在地借鉴审美精神以实现“解放教育对象”和“提升教育对象”双重教育使命的可实现性。“欣赏型德育”教学力图建立一种德美、育美欣赏过程中的“参谋或伙伴”式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通过教学活动中道德美和形式美的呈现去“感动”学生,强调运用艺术手段对德育进行审美化的改造,变“外求”、“他塑”的“灌输型”德育为自主感悟的德育。本文试图通过研究,而将这种欣赏型德育教学的理念运用到中学德育课教学实践中,通过把握德育素材,改造德育课内容和形式的呈现方式、呈现手段,美化德育细节、师生关系,探寻在中学德育课实施欣赏型德育教学的策略,提高中学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努力让德育美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