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河北兴隆洞子沟银铜多金属矿床为研究对象,在对研究区实地调研与室内测试分析结果结合的基础上,详细分析研究了洞子沟银铜矿的成矿地质特征、成矿时代、控矿因素,以及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在此基础上取得以下认识:(1)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及蚀变岩的研究发现,常州沟组砂岩与矿床成因关系密切。研究表明,其不仅作为矿床的容矿围岩,同时为矿床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为本区的矿源层。常州沟组砂岩可作为重要的找矿层位。矿床的围岩蚀变类型有硅化、绿泥石化和黄铁矿化。硅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可作为重要的找矿标志。(2)本区主要的导矿构造为将军关-黄崖关断裂。主要的容矿构造为主断裂两侧的次级断裂及层间滑动构造产生的断裂。矿区的构造主体为一宽缓的背斜,该背斜属于马兰峪复式背斜向西倾伏的一部分。据本次研究工作,该褶皱构造与洞子沟矿床成因有密切联系。(3)研究区矿体空间分布具有顺层产出的特征。局部表现为穿层现象和分支复合的现象。矿体在褶皱的转折端和倾伏端有厚度变大、品位变富的特征。矿石主要由黝铜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组成。经过分析测试,银、铜主要赋存在黝铜矿中,黝铜矿含量越高,银、铜品位越富。矿石结构主要为交代结构、交代残余结构、镶边结构等;构造主要为条带状构造、块状构造、角砾状构造等。(4)通过野外地质调查以及对手标本、光薄片的系统观察,以及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笔者认为矿区内与成矿关系密切的火成岩为大红峪期的火成岩,岩石类型主要为碱性基性岩类,岩石系列为钾质玄武岩类,具有富钾富碱的特点。(5)在对成矿温度研究中,本次工作主要根据前人对矿石中硫化物和石英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法和爆裂法温度的测试结果,认为洞子沟矿床的成矿温度应为中低温环境。(6)在成矿年龄方面,洞子沟银铜矿床单阶段模式铅年龄平均为(1635~1721)Ma。为了更加准确的限定矿床的成矿年龄,本次研究同时结合了前人对矿石容矿围岩常州沟组地层年龄的测定结果(1800)Ma、与矿体相互切割的脉岩年龄(1521±4)Ma。最终确定了成矿年龄为中元古代的大红峪期。(7)在对矿床成因研究方面本次工作充分利用了矿石矿物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探讨成矿物质的可能来源,3个样品的测试结果反映了成矿物质来源可能为深部的下地壳或上地幔附近,即成矿物质具有深源性特征。前人对矿区内的硫化物作了硫同位素测试工作。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同样说明了成矿物质具有深源性的特点。在以上系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洞子沟矿床的成因类型为具层控性质的沉积叠加改造型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