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蛋白提取工艺优化、改性及理化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l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米渣是生产味精、乳酸、柠檬酸及淀粉糖等的副产物,富含40%-65%的蛋白质,具有良好的氨基酸组成配比,并含有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具有低过敏性和高营养价值,是一种未被充分开发的植物蛋白资源,存在着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本研究选用以大米淀粉制糖后的米渣副产物为原料,提取米渣蛋白并通过改性提高米渣蛋白的功能特性,进一步拓展米渣蛋白的应用范围,目的是为解决优质蛋白缺乏问题、开发利用丰富的米渣蛋白资源提供一定的试验和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四种大米蛋白提取技术对比研究本研究采用了碱法、蛋白酶法、淀粉酶一纤维素酶法及蛋白酶碱结合法四种方法,以米渣为原料提取大米蛋白。结果显示:①碱法提取提取工艺简单,成本低,但米渣蛋白提取率及纯度仅为30.15%,75.9%;②通过蛋白酶酶解米渣的反应进程曲线分析,发现碱性蛋白酶酶解米渣具有较高的酶活力,所得大米蛋白纯度较好,在85%左右,但提取率不高,仅为45%左右;③淀粉酶—纤维素酶法提取所得大米蛋白,虽然提取率及纯度较好,分别为76.5%和85%,但是理化特性差,溶解度仅为2.14%;④为提高蛋白提取率和纯度,使米渣蛋白具有较好的理化性质,选择蛋白酶与稀碱分步提取大米蛋白。即90℃高温水洗2次的米渣原料,按120u/g加入耐高温a—淀粉酶,调至最适反应条件降解残留淀粉,灭酶后,按1200u/g加入碱性蛋白酶,在pH8.0,45℃条件下,预酶解2h,再用稀碱调节反应体系pH12,于45℃,液固比10:1条件下,碱提2h,米渣蛋白提取率可达到60.71%,纯度90.46%。2、大米蛋白磷酸化改性技术研究本研究采用磷酸化方法对利用酶碱结合法所提取大米蛋白进行改性。以三聚磷酸钠为磷酸化试剂,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分析,以大米蛋白溶解度为主要指标,确定磷酸化改性最佳工艺参数:STPP浓度6%,体系pH8.5,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90min,所得磷酸化改性大米蛋白溶解度可达到90.5%。3、大米蛋白酰基化改性技术研究本研究采用酰基化方法对利用酶碱结合法所提取大米蛋白进行改性。以乙酸酐为酰基化试剂,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分析,以大米蛋白溶解度为主要指标,确定酰基化改性最佳工艺参数:乙酸酐添加量0.3g/g蛋白,反应体系pH8.0,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3hr,所得酰基化改性大米蛋白溶解度可达88.15%。4、大米蛋白及改性大米蛋白特性比较本研究对酶碱结合法提取的大米蛋白和磷酸化、酰基化改性后的大米蛋白进行了特性比较研究,发现改性大米蛋白比未改性大米蛋白的乳化性、起泡性、吸油性和持水性等理化性上都有较好改善,只有起泡稳定性比未改性蛋白稍差,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具有实际意义。磷酸化改性大米蛋白的各项理化性质,均优于乙酰化或琥珀酰化改性大米蛋白,由此可知,磷酸化改性更适合作为大米蛋白的化学改性方法。
其他文献
迭代学习控制理论是智能控制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适用于具有重复运动性质的被控系统(例如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电力系统等)。迭代学习控制通过对被控系统进行控制尝试,以输
本文从身体的角度,对中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的学术思想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黄帝内经》的身体观范式、阐述了《黄帝内经》的身体观特征以及其产生的渊源,并就西学东渐
<正>1 病例介绍 患者,女,52岁。(?)(?)行性面色萎黄、乏力半年,于1994年4月27日入院.患者1993年5月体检时发现左前纵隔有一7cm×1lcm×12cm肿物,并于同年7月1日在北京肿瘤医院做
<正>像许多专家型教师一样,王君老师是善于反思的。她对语文教材内容的反思与重构,展示了诸多值得同行学习的钻研精神。我们知道,语文教学的难处之一,是教学内容的把握。对于
多种物资配载,是指给定一批待装长方体物资和长方体容器,按一定的要求将待装物资互不干涉地摆放在容器内,使某一项或几项性能最优。长期以来,部队物资配载的工作主要是依靠人
目的:通过研究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患者外周血细胞CD47的表达,探讨CD47在PNH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PNH患者8例,正常对照组15例,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异源双
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领域的核心环节,它通过使用一系列的衡量标准对组织及个人的阶段性行为及结果作出评价,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成为企业文化落地的有效载体,企业价值分配
《商君书》是我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典籍,其基本可以代表商鞅的思想,本文以《商君书》为文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管理的角度去论述商鞅思想,商鞅管理思想不仅有着渊远的文化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作品被不同的学术流派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莎士比亚的三部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奥赛罗》和
<正>有人说:童年的寂寞和孤独更容易使人接近爱的本质,对爱敏感,更容易爱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探寻我的语文人生和精神底色,总是绕不开一些人与事。是他们使我成为一个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