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中预应力锚杆基本试验某些问题的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ovent_chris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从理论与试验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出发,利用了两个应用于不同基坑支护工程的预应力锚杆(索)的基本试验,对两个试验得出的实测数据及相应曲线分别进行了分析,对试验锚杆(索)的极限抗拔力和锚固状况分别作出了判断和结论,并结合两个试验的结果就锚杆锚固段的锚固破坏机理和有效锚固长度等某些设计参数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讨论。预应力锚杆(索)凭着其广泛的适用范围、突出的支护效果和显著的经济效益,已成为我国发展较快较成熟的基坑支护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类岩土工程的地基处理和基坑支护,预应力锚杆(索)及相关技术的研究,对工程建设得以安全高效完成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现实意义。预应力锚杆(索)技术中关键一环,是其在不同岩土层的锚固力、锚固长度设计问题。而我国现行规范一直沿用一些较旧的理论笼统地对锚杆的设计和试验进行统一规定,存在着一些不足,在一些较复杂的地质条件下无法因应锚杆的实际锚固情况进行相关设计参数的准确计算,设计人员往往只能凭经验进行预应力锚杆的设计,从而出现设计过于保守或可靠性不足等的问题,导致出现不必要的经济浪费或安全隐患。此时,预应力锚杆基本试验对于验证锚杆设计是否合理恰当,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预应力锚杆(索)锚固段的锚固破坏机理等理论和锚固力、有效锚固长度计算等设计参数问题都专门进行了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大多都是通过室内模型试验进行模拟分析,结合工程具体实际和锚杆(索)基本试验的实测数据来进行研究的还不多,还存在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   本文结合工程试验实际,对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分别介绍了预应力锚杆(索)在桩锚支护和复合土钉支护这两种广州地区较常见和典型的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然后根据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分别制定了相应的锚杆(索)基本试验方案,并进行试验;⑵利用收集到的试验实测数据整理并绘制了“锚杆(索)弹性变形与塑性位移数据汇总表”、“Q-S曲线”、“Q-Se曲线”及“Q-Sp曲线”等图表,并对试验中在具体岩土条件下预应力锚杆(索)出现的变形过程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了锚杆(索)极限抗拔力等试验结果;⑶通过对两次试验进行的对比分析,将试验结果与部分学者提出的预应力锚杆(索)锚固破坏机理理论进行了图表形态上的拟合对比,验证了相关理论合理性;   本研究通过对试验过程及结果的分析,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①用于抗拔力试验而预留的锚杆(索)自由段长度在试验中不能忽略,相关规范对其应加以考虑;②对于锚固于泥质砂岩等极软岩的预应力锚杆(索),进行有效锚固长度等设计参数计算时,不应将其划分为岩层锚杆,宜将其作为土层锚杆去考虑和设计;③应把锚头总位移、锚头弹性位移回弹率及最大荷载下锚头位移是否趋于稳定等各方面因素都综合考虑来作为判断锚杆(索)承载能力和可靠性的依据。以上研究成果,可使预应力锚杆(索)的设计和试验更贴近工程实际,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使预应力锚杆(索)这一技术能更好地为国家工程建设服务。
其他文献
四川会理章木河铅锌铁矿位于会理县城230°方向,直距44km处,中心点地理坐标:东经101°56′52.65″;北纬26°24′27.50″。  章木河铅锌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
乌伦古坳陷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北缘,缺失准噶尔盆地普遍具有的二叠系沉积,暗示了该区构造格局可能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本文以44条NE主测线、38条NW联络测线总计4500 km地震剖面
泥浆泵作为定向钻进孔底马达的动力设备,输出特性须满足定向钻进工艺需求。本文结合中国煤炭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研制的定向钻进用钻机对机载泥浆泵性能参数的要求,采用新的液压
曲轴是内燃机等机构的重要部件之一,其连杆颈的圆度直接影响着内燃机的工作效率,工作噪声水平等。传统的曲轴磨削通过使用调偏心法来对曲轴连杆颈进行加工,不仅准备时间长,加
为探讨胜利盆地含煤沉积环境及聚煤特征,本文应用沉积相的分析方法,揭示了盆地含煤沉积环境的特征。通过绘制沉积断面图,编制古环境图,分析盆地演化及聚煤特征。通过对胜利盆
本文以东濮凹陷北部地区为研究对象,应用成藏动力学理论和方法,在重点研究该区温压场空间展布特征以及膏盐岩对于温压场的影响作用机制、程度的基础上,进行成藏动力系统的划
如何让学生掌握较好的学习方法,既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求,又是古今中外工作经验的总结,更是现代教学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学是教与学的共同活动,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