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法官”的标准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hy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确立合理的法官标准是司法制度高效运行的重要一环,有助于显著提升司法的公信力。法官制度的构建仰赖于合理的法官标准,法官作为法律实施的主导者在司法活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当前法官标准的内容,主要是在西方法学理论框架下设定的,移植的西方法律制度不适应我国国情的状况时有发生。这种对西方法学理论体系的过度推崇和对中国传统法文化的过度忽视,使中国的法文化无法达到历史和现实的统一。笔者试图从本土法文化传统中去寻找解决方法,以满足法治建设的需要。在文中的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以《名公书判清明集》为研究对象的意义。宋代是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巅峰时期,有着较为健全的法律制度,对于今天的法官标准有着参考价值,并由此展开了对中国传统“法官”标准的研究和理论性分析。第二部分,重点分析中国传统“法官”标准所体现的特质。总结出“律己以廉、抚民以仁、存以公心、涖事以勤”四个标准,即在工作中应该保持廉洁,防止权力的滥用;对待普通要有仁爱之心,对待囚犯也要仁善体恤;处理案件要以法为据、不能因私废理,要公平公正;履行职务要勤勉审慎,互相监督。蕴含着中国传统“法官”司法实践的丰富内容。在第三部分中,笔者进一步探索了中国传统“法官”标准的功能与制度运行保障,并发掘和分析了宋代具有特色的三项法律制度。宋代十分注重法制体系的建设,既有周备的民事、刑事法律制度,也有相对完善的司法机构予以保障实施和监督纠错。本文的第四部分,评析了当代法官队伍建设的历程。通过数据分析的方式,展示了当代法官标准的现状。发现中国司法改革转型时期对法官标准制度的推进还不够完善,阐释了中国传统“法官”标准对此具有的当代价值。法官作为社会精英和公平正义的维护者,其标准直接关系到社会公众对司法公信力乃至于对整个法律制度的信心。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传统“法官”标准的分析和研究,发掘中国传统“法官”标准的整体性特质,为中国法治经验的积累和法治智慧的展现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橄榄-脑桥-小脑萎缩(Olivopontocerebellar atrophy,OPCA),是中枢神经系统慢性变性疾病,以脑桥及小脑萎缩为病理特点,以小脑性共济失调和脑干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OPCA主要以
目的在对清洗辅助生殖科探头架子中选择合适的清洗方法,保证器械清洗质量合格。方法对一个月内回收的探头架子进行分组并选择不同的清洗方法,最终采用目测法和ATP荧光试验法
<正>世界卫生组织预计,至202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以下简称COPD,慢阻肺)将成为全球范围内继心脑血管病之后的第三大死因,居世界疾病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仪表自动化在化工工业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智能化工业应用以及网络化的工业应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最后对仪器设备的预防性维护方面进
<正> 最近,江泽民总书记召开了几次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的座谈会,总是强调要贯彻十五大精神,这是很有现实针对性的。王珏教授指出,如果我们能认真讨论怎样把十五大精神落到实处,
林(浆)纸一体化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鼓励型建设项目,不但体现循环经济的概念,而且使造纸行业从单纯外购原料,到实现原料—产品良性循环。本论文以重庆年产5.0×10~5t林(浆
本文从创新资金、创新人员、创新市场、创新技术四个维度,构建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转换效应模型。以获利能力为目标,分析得出国家高新区创新资金与技术正向协同、创新人员与市
互文性理论作为重要的文本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即参照原文本与译文本之间的互文关系。同时互文性理论对译者的主体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译,作为一种特殊的
一个城市的发展当中,路灯的规划、修建可以彰显出该城市的整体面貌和良好的文明形象,为了确保城市路灯安全正常的使用,做好路灯线路的电气安全防护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对路灯
2000年11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其中第五条和第六条中涉及到的交通肇事罪共犯的情形,引发了学术界和实务界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