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浮游动物群落的象山港海洋牧场人工鱼礁建设效果分析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yingcha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2011年、2012年7月底在象山港海洋牧场人工鱼礁区及其邻近海域浮游动物及主要环境因子的现场调查,根据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分析鉴定及环境因子测试结果,对调查海域的浮游动物群落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种类组成象山港海洋牧场人工鱼礁区及其邻近海域共鉴定浮游动物6大类31种,其中桡足类22种,毛颚类3种、糠虾类2种、水螅水母类、磷虾类、端足类和栉板水母类各1种;浮游幼虫有14类。投礁前,调查海域共鉴定浮游动物共27种,分为5大类,其中桡足类最多有20种,毛颚类3种、糠虾类2种、端足类和磷虾类各1种;浮游幼体有12类。投礁后,调查海域共鉴定浮游动物共25种,分为6大类,其中桡足类18种,毛颚类2种、糠虾类2种、水螅水母类、磷虾类和栉板水母类各1种;浮游幼虫有9类。浮游动物种类主要以桡足类为主。浮游动物群落,主要由低盐近岸生态类群,如背针胸刺水蚤(Centropagesdorsispinatus)、针刺拟哲水蚤(Paracalanus aculeatus)、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中华假磷虾(Psudeuphausia sinica)等组成;还有少量的半咸水河口种,如长额刺糠虾(Acanthomysis longirostris)及广温广盐生态类群,如瓜水母(Beroe cucumis)等。象山港海洋牧场浮游动物群落中以暖温带近岸低盐类型和高温广盐类型性种类占大多数,而且群落中也出现较多的底栖动物幼虫。根据象山港的环境条件和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象山港的浮游动物属于暖温带沿岸群落。优势种为短尾类幼体(Brachyura larvae)、汤氏长足水蚤(Calanopia thompsoni)、真刺唇角水蚤、太平洋纺锤水蚤等。投礁前,共有优势种7种,其中短尾类幼体的优势度最高为0.57,平均丰度为104.01ind./m3,其它优势种有汤氏长足水蚤、真刺唇角水蚤、太平洋纺锤水蚤、长尾类幼体以及鱼卵和仔鱼;投礁后,优势种增加为8种,其中短尾类幼体的优势度最高0.27,其平均丰度为15.57ind./m3,其它优势种有汤氏长足水蚤、真刺唇角水蚤、长额刺糠虾、太平洋纺锤水蚤、长腹剑水蚤、长尾类幼体及仔鱼。2、生物量及丰度投礁前(2011年7月底),鱼礁区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平均值为55.98mg/m3,对照区为24.16mg/m3。投礁后(2012年7月底),鱼礁区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平均值为56.65mg/m3,对照区为18.82mg/m3。投礁前,鱼礁区的浮游动物丰度平均值为251ind./m3,对照区仅为81.48ind./m3。投礁后,鱼礁区浮游动物的丰度平均值为51.58ind./m3,对照区仅为50.63ind./m3。运用箱线模型检验,两个航次鱼礁区浮游动物生物量无显著差异性(P>0.05),与对照区相比,2012年鱼礁区明显较高(P<0.05);浮游动物丰度则出现明显的差异(P<0.05),2011年较大,与对照区相比,则鱼礁区无明显差异性(P>0.05)。3、多样性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则变化一致,均由投礁前鱼礁区(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2.17,均匀度指数平均值为0.55)低于对照区(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2.38,均匀度平均值为0.68)变化为投礁后鱼礁区(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3.07,均匀度平均值为0.82)明显高于对照区(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2.13,均匀度平均值为0.68)。多样性和均匀性变化一致,且出现显著差异(P<0.05),投礁后,多样性明显升高,且高于对照区。4、典型相关分析(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CCA)结果表明,鱼礁区浮游动物群落关键参数(丰度、种类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Pielou均匀度)与环境因子(水深、DO)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r=0.9627)。通过对调查水域浮游动物群落聚类分析发现,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分为鱼礁区和对照区两个典型的区域。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弧菌(Vibrio)中的许多种类是是类疾病特别是夏秋季肠道感染性疾病和水产养殖动物病害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为此研究人员对山东沿海秋季不同水域养殖的几种常作为海鲜食用的海养
该论文地在结合一些历史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三年夏季的CTD数据,利用GRAPHER和SURF软件画出夏季台湾曙盐的垂直、平面分布及断面分布图.通过对温、盐的平面、断面分布情况进行
学位
该项研究选择了海洋鱼类--鳕鱼作为研究对象.从鳕鱼脑中分离提取硫酸脑苷酯,并对其结构和组成特点作了初步分析,在国内迈出了该类海洋药物开发的第一步.该项研究对两种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