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市场检验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yuan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推进,公司间的并购交易正呈现出越来越活跃的发展趋势。然而,并购究竟能否改善企业绩效是国内外学者长期以来一直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沪深两地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检验,找到一个对此问题进行解答依据。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选取上市公司披露的收购兼并公告作为反应事件,运用长期持股超额收益(BHAR)模型对收购方公司在0~36个月内的并购绩效进行了检验。在此基础上,分别以12个月、24个月和36个月的BHAR为因变量,选取交易金额占净资产比例、收购股权比例、公司规模、并购类型、是否关联交易、每股收益以及每股经营性现金净流量等七个控制变量为解释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长期并购绩效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在样本选择方面,本文以沪深两地上市公司作为收购方自2003年至2005年9月期间发生的295起并购交易事件为研究样本。在样本形成中按照一定规则进行了剔除,这既可确保样本数据距离研究时点最近,又可保证样本事件代表整个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 通过对样本公司在事件窗内的BHAR及其影响因素的检验与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总体而言,并购活动在并购交易公布后的3年中并未给收购方股东创造财富,而且有50%的并购交易中股东长期持股收益率在收购后3年里一直低于市场水平。(2)在并购交易公布后的第3年末,混合并购中的收购方绩效明显下降,而同业并购中的收购方绩效开始显现;(3)收购方公司规模越小、每股收益越高,在并购后的第2年末股东获取的累计超额收益就越高。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建设投入的不断加大,使得固结灌浆在地下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该方法通常在处理渗水固结围岩中得到使用,然而,灌浆过程中其技术方案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整个隧洞固结的灌浆效果,本文主要是对我国隧洞固结灌浆溶洞處理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分析,从中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字:隧洞固结;灌浆溶洞处理技术;探讨     1、工程概况  本文结合了具体工程来探讨隧洞固结灌浆溶洞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如何保证高速公路路基施工质量。并提出了一些想法与建议,希望对今后的高速公路工程建设起到帮助。  关键词:高速公路、公路路基、施工质量与技术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路基工程在每一条公路建设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路基工程,是公路工程所有组成部分中尤为重要的一个施工部位,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科学措施来确保其质量,特别是在当今高速公路"高质量 高标准 高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