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告知实现权利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enie123n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是最能体现人权保障的宪法原则的诉讼权利之一,禁止强迫公民自证其罪也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的一项重要原则。201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诉法”)第50条规定了“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该规定也是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改的亮点之一。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既是落实“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体现,也是真正实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主体地位,防止刑讯逼供,维护司法公正的现实需要,它的最终目的是在惩罚犯罪的同时更好地尊重和保障人权。该原则对于完善我国刑事法律体系、保障人权、衔接国际准则等都有重要的意义。但遗憾的是,我国刑诉法并没有明确规定司法机关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该项权利的义务,而实践中,大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不知晓该权利的存在,因而不能实际享有该权利。这样一来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形同虚设,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的立法初衷与目的也就难以实现。为了保障一切受刑事追诉之人平等地享有反对强迫自证其罪的权利,最大的程度地保障人权,刑诉法应当规定司法机关对此项权利的告知制度,即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都应当履行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不被强迫自证其罪的权利的义务。本文对权利告知进行了探讨与分析,从总结与分析两大法系国家法律制度中有关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被强迫自证其罪的权利或沉默权的相关立法实践入手,以便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刑事诉讼中的相关权利告知制度提供借鉴和帮助,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权利告知程序的现状、原因分析以及建立权利告知程序的必要性,提出建立与完善我国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被强迫自证其罪权利的制度的建议,从而真正实现对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之目的。本文除前言和结语外,共分为四章。第一章问题的产生——以刑诉法的修改为背景。本章对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进行了初步介绍,分析了我国新刑诉法增加“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的积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问题即缺少权利告知的规定,致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被强迫自证其罪权利缺乏制度保障。第二章权利告知之基本法理。本章对权利告知的概念、基本性质、理论基础以及价值意义进行了探析,阐明了权利告知的基本理论问题。第三章告知不被强迫自证其罪权利的立法与借鉴。本章对两大法系主要国家关于反对强迫自证其罪原则以及相关此项权利的告知规则的立法进行了总结分析,以便为我国相关制度的立法完善提供借鉴。第四章我国告知不被强迫自证其罪权利之立法分析。本章分析了我国刑诉法未确立不被强迫自证其罪权利告知规则的原因,提出了建立权利告知规则的必要性以及权利告知制度构建的具体建议。
其他文献
<正> 考古的魅力,不仅仅蕴藏于那幽暗的地层和冰凉的木石钢铁之中,也蕴藏于考古作为一种职业、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的立世之道。新的考古发现,虽然可以刷新考古者与大众对古代的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二语习得研究正经历着从“怎样教”转向“怎样学”的变格。专家渐渐开始重视学习者的个人因素,个人因素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情感因素和学习者的学习策
<正> 1934年,中国第一次有了科学小品。科学小品的倡导者是陈望道,人称“中国科学小品之父”。陈先生是著名的学者,中国共产党早期领袖人物之一。他所创立“理想科学小品”模
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一直是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围绕这一问题,政策部门制定了大量的政策和法规,在这些政策和法规实施一段时间之后,有必要对其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但是国
<正>美国盖洛普、CNN等多家机构民调显示,在最受人尊重的职业中,消防员一直名列榜首,被民众信赖的程度始终高于其他公职人员,而在世界舞台上一直喜欢指手画脚的美国总统只能
如何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为弱势群体提供满足其基本生活所需要的住房,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本文从国外保障性住房的发展概况入手,继而对发达国家美国和新加坡的住房保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国际社会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且越来越获得全世界的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作为中国政治方针和政策的精华,涉及政治,经济,生活各个层面。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专家咨询法构建成人心脏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相关因素的临床资料调查表,以此为切入点全面调查成人心脏术后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现状及其流行病学资料,探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被应用到气象通信领域。浅议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气象通信工作中的重要性,并深入分析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气
阿尔贝·加缪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文学家兼哲学家,他接续法国哲人作家传统,着眼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凭借自己的激情、焦虑和痛苦进行创作。对生活的初步分析使得加缪得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