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近年来在网络上异常活跃的流行语“X体”为研究对象,用“x体”的结构形式在百度及人民网上进行语料检索,共得到317个具有代表性的“X体”。“体”本是文体、书法样式的意思,但是“X体”中的“体”有虚化泛化的趋势。我们认为,从语表上看,“X体”是一个高产型的词语模,从语里上看,“X体”是一种流行语聚合群,每种“X体”都对应有母体与仿体,它们结构相似或风格相近。文章主体内容分别从语义、句法、语用等多个维度对目标结构展开了考察。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交代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及研究思路。第二章从“词语模”以及具体文本内容两方面对“X体”进行了系统分类。我们发现,从音节数来看,二、三、四、五、六音节的“X体”都有,但以双音节“X体”为主,“X”的文字类型也可以是汉字、英文或数字,甚至其中两种的组合。“X”的词性集中于名动形三类实词上。接下来,我们又对“X体”的语义类型及其仿拟形式进行了划分。在第三节,我们还分析了“X体”所具有的特性,即不对称性、不平衡性、能产性、时代性及生动性的特征。第三章分析了“X体”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X体”不论是名称还是文本内容,其中都运用了谐音、借代、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同时,流行语“X体”是网友集体智慧的结晶,表达效果丰富多彩,最主要的是起到消遣娱乐、发泄情绪、调侃时事、营销宣传的作用。第四章主要是探讨“X体”的流行动因。我们从语言、媒介、使用者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X体”是一种语言模因,因而能够成功复制与传播。据其表达形式,有表现型模因与基因型模因之分;据其生命力强弱,又可分为强势模因与弱势模因。同时,还结合具体例证,总结了“X体”的“萌芽——发展——应用——消亡”模因发展历程。第五章是余论部分,分析了“X体”对于语言和社会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并提出,应该以“疏浚”而非“围堵”的方式去对待网络流行语,具体来说,一是要靠权威部门制定适宜的政策法规,同时个人要有自觉抵制不良语言现象的意识;另一方面,还要分清场合语体,不滥用网络流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