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文艺晚会与剧场文艺晚会比较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hfo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视文艺晚会是中国电视事业发展历程中中发生最早、最重要的电视节目形态之一,是中国国家体制下特有的具有独创性的电视节目形态。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电视文艺晚会曾经是中国内地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但是,随着90年代后期中国电视业不断的开放改革,充分借鉴海外电视行业的成功经验,以及中国社会在物质文明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大众社会的逐步形成,越来越多的更具有大众文化特性的电视节目形态应运而生,以其更符合大众审美要求的面貌,俘获了电视观众的青睐,占据了人们在电视机前度过的休闲时光。而电视文艺晚会却逐步暗淡了其从前的光彩。其中最突出最引人瞩目的案例,便是央视春晚的繁华不再,直至屡遭诟病。面对困境,不少人提出这样的疑问:电视文艺晚会究竟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在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体制下,政治性和国家意识形态在多元文化的发展状态中仍然占有主导地位,因此每逢重大节日,电视文艺晚会依然扮演者宣传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角色。那么致使电视文艺晚会由辉煌走向衰落的原因何在?拯救它的良方又在哪儿呢?  笔者在多年的实践与研究中发现,电视文艺晚会起源于对剧场文艺晚会的转播录制,因此它身上存在着许多剧场文艺晚会的烙印,而剧场文艺晚会属于舞台艺术的范畴,除了政治宣教性之外,艺术性使其追求的终极目标,而电视文艺晚会属于大众传媒的节目形态,如果也以艺术性作为主要诉求,那么制作出来的节目必然不符合其媒介特性,也就不可能受到该媒介受众的认可。电视文艺晚会的发展,有赖于从剧场文艺晚会的笼罩中独立出来,回归电视本体,形成属于自己的美学原则。本文将通过对电视文艺晚会与剧场文艺晚会的比较研究,梳理二者的诞生、发展和现状,从政治宣教性、艺术性、娱乐性、剧场性和参与性等方面归纳总结二者的基本属性和特性,为电视文艺晚会未来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参考。
其他文献
通过对职业选择原则、职业选择风险和职业风险管理的探讨,明确了临床助产职业的风险,提出了临床助产职业风险管理的相关策略,从而坚定了从事临床助产职业的决心.
光线忽明忽暗时断时续,外出拍摄没有好场所、没有好光线,一切不用发愁,只需一扇落地窗,3米之内保证必出片。名师讲堂全面授课实战·名师讲堂栏目重装上阵,每期将根据一个拍摄
随着通信技术、互联网、移动媒体终端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原本由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占据主导地位的“传播世界”,已经迅猛的进入了变革期。电影营销宣传是依赖各种传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版画艺术正在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进入了思想观念多元、语言方式多样的发展时期。回顾近十年来走过的路,版画艺术始终是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谋求着新的发展;清晰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这是我为思维车运动体验馆拍摄的一组照片。拍摄人物与机器在一起的照片不能单一地去描述与表现被拍的模特,需要和客户的产品做好配合,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你的构图与创作
期刊
艺海无涯,唯有不断探索者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学无止境,唯有不断创新者才能登上事业的巅峰。探索需要毅力,创新需要智慧,大浪淘沙,最终只有少数人成为艺术大师。徐悲鸿就是这样一位探索者,他用毕生的实践,完成了一次遥远的艺术旅行,为我们留下了一个前行者的伟大身影。  徐悲鸿(1895-1953),原名徐寿康,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江苏宜兴人。徐悲鸿出身农村,家境清贫。父亲徐达章是个村塾教师,擅长花鸟和人物
笪重光生活的时代是清朝政权建立伊始的时期,政权的更迭带来了艺术领域的异常活跃,体现在书法领域中,有康熙爱董、乾隆爱赵所引领的群起而效董、赵的风气,也有意图突破晋唐帖学风
对地脚螺栓和垫铁施工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危害性及解决对策作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