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治疗后疾病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因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行保守性手术治疗的患者560例,随访时间至少2年,对完成随访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复发的诊断标准为术后2年内经阴道超声检查发现典型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影像,且超声提示囊肿直径>2cm。观察并评价发病年龄、不孕、术前孕次、术前产次、既往宫腔操作史、剖宫产史、既往内异症治疗史、术前血清CA125水平、疼痛、后穹隆触痛结节、合并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合并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手术方式、术中美国生殖医学协会修订的内异症分期标准(ASRM)分期、多发囊肿、最大囊肿直径、内异症病变侧别、术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 RH-a)类药物治疗、术后Gn RH-a类药物治疗疗程(≤3次/>3次)及术后妊娠21项变量对术后复发的影响。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疾病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1 560例患者中完成随访患者528例,随访率94.29%;其中有102例患者病变复发,复发率19.32%。2单变量分析显示,复发相关危险因素包括既往内异症治疗史(P<0.0001)、疼痛(P=0.035)、后穹隆触痛结节(P=0.003)、手术方式(P=0.014)、最大囊肿直径(P<0.0001)及双侧病变(P=0.031);保护因素包括术后使用Gn RH-a类药物治疗(P=0.005)及术后妊娠(P<0.0001)。3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既往内异症治疗史[OR=4.148,95%CI=1.939-8.870,P<0.0001]、后穹隆触痛结节[OR=3.332,95%CI=1.442-7.702,P=0.005]、最大囊肿直径[OR=2.332,95%CI=1.443-3.769,P=0.001]及双侧病变[OR=1.780,95%CI=1.092-2.901,P=0.021];术后复发的独立保护因素包括术后使用Gn RH-a类药物治疗[OR=0.562,95%CI=0.351-0.900,P=0.016]及术后妊娠[OR=0.180,95%CI=0.089-0.361,P<0.0001]。结论:1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治疗后复发与患者的临床特征密切相关。2既往有内异症治疗史、后穹隆有触痛结节、最大囊肿直径大及双侧病变是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治疗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3术后使用Gn RH-a类药物治疗及术后妊娠是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治疗后复发的独立保护因素。4临床中在治疗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时,应充分结合上述与复发相关的独立影响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对有复发危险因素的患者术后应积极使用Gn RH-a类药物治疗并密切随访,警惕疾病复发的可能性。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应鼓励其术后尽快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