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Oryza sativa L.)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害虫种类多且为害严重,众多研究表明,农药的连续施用使水稻害虫产生抗药性,因此,利用害虫生态调控方法防治水稻害虫的技术必然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根据生态调控的原则,2015年开始我们在广东省新会区,通过田间试验筛选出合理有效的生态调控措施,形成“推-拉”相结合的生态调控系统。该系统构建如下,驱避植物烟草、紫苏置于稻田一侧,形成“推力”系统,而诱虫植物香根草、诱虫灯和性诱剂置于稻田另一侧,形成“拉力”。对照区除了无以上措施外,施药和水肥条件相同。通过室内测定和田间的调查,得到以下结果:(1)稻田种植烟草和紫苏对白背飞虱和褐飞虱有驱避作用,室内测定显示,白背飞虱(Y型管嗅觉反应)选择“烟草+水稻”为30.12%,选择“水稻”的为69.88%,选择“紫苏+水稻”为38.70%,选择“水稻”的为61.30%;(笼罩试验)选择“烟草+水稻”为34.74%,选择“水稻”的为65.26%,选择“紫苏+水稻”为33.90%,选择“水稻”的为66.10%;褐飞虱(Y型管嗅觉反应)选择“烟草+水稻”为39.65%,选择“水稻”的为60.35%,选择“紫苏+水稻”为33.87%,选择“水稻”的为66.13%;(笼罩试验)选择“烟草+水稻”为39.00%,选择“水稻”的为61.00%,选择“紫苏+水稻”为38.10%,选择“水稻”的为61.90%。可以看出,“烟草+水稻”“紫苏+水稻”组比例低于“水稻”组。另外,田间调查发现,距烟草和紫苏1-4m的稻株虫口数飞虱数量显著低于对照区;且随着距离的增长,飞虱类虫口数呈递增。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烟草和紫苏对白背飞虱和褐飞虱有一定的驱避作用。烟碱是烟草中生物碱的主要成分,我们对烟碱进行了进一步试验,结果表明,在各处理中,白背飞虱选择烟碱(25mg/L)的为16.7±0.9aB头,对照为22.0±1.2b A头;烟碱(50mg/L)为14.7±0.9bB头,对照为22.7±1.8b A头;烟碱(75mg/L)为12.3±1.2a B头,对照为26.0±1.0bA头;烟碱(100mg/L)为7.0±1.0a A头,对照为31.0±0.6b B头;烟碱(125mg/L)为6.7±1.5a A头,对照为31.3±1.2bB头。褐飞虱选择烟碱(25mg/L)的为18.4±1.0aB头,对照为21.0±0.7b A头;烟碱(50mg/L)为15.3±0.8a B头,对照为23.9±1.6bA头;烟碱(75mg/L)为13.3±1.5aB头,对照为24.7±1.2bA头;烟碱(100mg/L)为8.0±0.9a A头,对照为31.0±0.3b B头;烟碱(125mg/L)为7.7±0.9a A头,对照为30.7±0.9bB头。研究表明,白背飞虱和褐飞虱选择烟碱的数量显著低于选择对照的,可认为烟碱对白背飞虱和褐飞虱有一定的驱避作用。其中,烟碱100mg/L的浓度最适宜。(2)香根草对蜘蛛有引诱作用,室内测定显示,(Y型管嗅觉反应)选择“香根草+水稻”为67.55%,选择“水稻”的为32.45%,(笼罩试验)选择“香根草+水稻”为66.07%,选择“水稻”的为33.93%,可以看出,“香根草+水稻”组比例高于“水稻”。稻田边种植的香根草能为蜘蛛提供产卵和栖息场所,田边种植的香根草的稻田和对照区的蜘蛛平均数量(头/百丛)分别为237.33±74.92b和133.33±56.37a,可以看出调控田蜘蛛数量显著高于对照区。研究表明,稻田边种植香根草对蜘蛛有引诱作用,能增加稻田蜘蛛数量。(3)诱虫灯和性诱剂可明显减少稻田白背飞虱、褐飞虱、蛀茎螟虫和稻纵卷叶螟的数量。利用诱虫灯和性诱剂的调控田和对照区的白背飞虱平均虫口数(头/百丛)分别为229.33±73.42a和322.67±82.00b,褐飞虱平均虫口数(头/百丛)分别为216.00±61.75a和246.67±38.59b,平均枯心率(%)分别为6.80±0.80a和11.60±0.82b,平均卷叶率(%)分别为8.80±1.50a和12.60±3.21b,可以看出,调控田的飞虱类虫口数、枯心苗和卷叶数显著低于对照区。研究表明,诱虫灯和性诱剂对稻田白背飞虱、褐飞虱、蛀茎螟虫和稻纵卷叶螟发生有一定防治作用。以上室内测定和大田试验的研究表明,以烟草、紫苏、香根草、诱虫灯和性诱剂为主要措施所构建的水稻“推-拉”生态调控系统,可为保护天敌,减少水稻主要害虫白背飞虱、褐飞虱、蛀茎螟虫和稻纵卷叶螟数量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