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中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有目共睹,市场经济体系中的存在的问题也逐渐修正,政府财政收入稳步增加,财政支出相应的也在逐步提高。财政预决算信息的公开受到社会各界的更多关注和更大重视,公众对国家管理和行使监督权力也有了更深的要求,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也日渐增加。预决算公开随着时代的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经历了从秘而不宣到阳光下运行完全公开的阶段:新中国建国之初,依照《保守国家机密暂行条例》规定,国家的财政方案,预算及其账户和其他相关信息都为机密内容,不可以向公众开放相关信息。直到2016年,《地方政府预决算操作规程》颁布,政府预决算可以公开,并且在时间、形式等多个方面制定了相应规范,为基层财政预决算公开工作提供操作指南,促进各级政府预决算公开效率提升,公开内容保质保量。各级政府部门在预决算公开工作中,尽管形式不同,深度各异,但是都做出相当大的努力。新城区虽然在全市预决算公开工作启动较早,但与上级、公众要求以及南方发达城市的公开水平仍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推动基层政府预决算公开落到实处,提高基层预决算公开效率,保证公众了解基层财政运行的相关信息,依然是一个亟待深刻探讨的课题。本文在对政府预决算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新城区为例,对新城区政府预决算公开的进程及现状进行介绍,并以新城区近5年政府预决算公开的情况为基础,分析当前新城区政府预决算公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建议,为改进新城区政府预决算公开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