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乳酸/壳聚糖/纳米银纺丝纤维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sid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牙周病引起牙周组织破坏,如果未得到及时的治疗,最终将导致牙齿的缺失。牙周炎引起的牙齿支持组织不足,可严重影响牙齿的功能。目前牙周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洁治、刮治,但对于牙周骨组织的高度恢复还有赖于组织再生材料。诱导牙周组织再生的方法包括引导骨组织、软组织再生及各类生长因子或者基因治疗等。其中,引导骨组织再生已经被广泛运用,取得了肯定疗效,近几年也一直是一个研究热点。引导组织再生(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 GTR)膜是牙周组织再生材料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GTR膜的主要作用是将牙龈上皮组织阻挡在外,允许牙周膜来源或者成骨源性的细胞优先占领修复区域,也为下方的人工替代材料维持一定的空间。因此,GTR膜应当具备一定的机械强度及生物相容性。静电纺丝形成的纤维膜的机械性能及结构特点基本能复合这类要求,并且已被证明是一种适宜组织生长良好材料。目前用于静电纺丝纤维制备的材料主要有壳聚糖、聚乳酸、胶原、PLGA等。但由单一材料制备的纤维,结构单一,功能简单,复合了多种材料的纤维,功能更为全面,能同时达到促进细胞增殖、抗炎、抗菌等功能。研究表明,人工材料有可能导致周围组织的炎症,因此尚需改进。通过结合靶向调控细胞信号传导的药物,有目的地调控细胞的功能状态,成了这一研发的新方向。细胞膜表面受体介导胞内的信号分子转导,对细胞的功能状态起决定性作用。在众多的细胞膜受体中,TLR4对细胞的增殖、矿化、炎症因子表达都起到重要作用。这些作用与组织工程材料的功能息息相关,因此,材料通过结合靶向调控TLR4的药物,改善材料的功能,有一定的可行性。本实验的目的是制备聚乳酸静电纺丝纤维,并且经壳聚糖表面修饰探讨该纤维的机械性能变化;并添加纳米银研究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抑菌性;对于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矿化的影响及对牙周膜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索纺丝纤维对牙周膜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及TLR4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为后期结合靶向调控TLR4表达的药物做准备。第一章聚乳酸/壳聚糖/纳米银纺丝纤维的制备目的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乳酸/壳聚糖/纳米银纺丝纤维,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纤维结构,并在纤维的正反面分别喷上壳聚糖溶液及纳米银颗粒,观察壳聚糖存在形态及纳米银在纤维表面的分布。在能谱仪上检测银元素含量。方法1.将聚乳酸溶解在三氯甲烷中进行电纺,真空干燥过夜。壳聚糖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喷涂到纯聚乳酸膜上,再次真空干燥。将纳米银以1mg/mL超声分散喷洒在壳聚糖膜的另外一面,风干。2.在纤维表面喷金后,扫描电镜观察表面形态,计算直径。观察壳聚糖及纳米银纳米颗粒在材料上的分布情况。3.聚乳酸表面喷洒上纳米银纳米粒后,在能谱仪下选取纳米银纳米粒分布区域,检测该区域银元素的含量。结果1.扫描电镜图像显示纯聚乳酸纤维表面呈网状结构,纤维直径约500nm到1.3μm。壳聚糖以纳米颗粒的形式分散在聚乳酸纤维上,壳聚糖比例增加,壳聚糖纳米粒相互融合。2.纳米银以纳米颗粒的形式分散在壳聚糖的另一面。能谱结果显示银元素含量大约33%。第二章聚乳酸/壳聚糖/纳米银纺丝纤维的机械性能研究目的检测制备聚乳酸/壳聚糖/纳米银纺丝纤维的机械性能如弹性模量、断裂伸长率以判断该材料是否能满足临床的需要;检测水的接触角,以观察壳聚糖涂层对材料亲水性的影响,初步判断对细胞亲和性能的影响;检测材料的降解性能,以了解该材料的降解速率。方法1.断裂伸长率、弹性模量:将4组静电纺丝纤维剪成1mm×20mm的规格,每组样品20个,置于力学拉伸机上行单轴拉伸试验,检测弹性模量,断裂伸长率。2.接触角检测:将4组静电纺丝纤维剪成5mm×5mm的规格,每组样品10个。滴加墨水稀释液,在立体显微镜下进行摄影,取30秒的图像进行统计。3.降解性能检测:将4组静电纺丝纤维剪成50mg每张,放置在50mL PBS缓冲液中,37℃孵育。在预定的时间点换液,干燥并称重。4.统计学分析:所得数据用SPSS 13.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进行方差分析前,先行Levene方差齐性检验。对方差齐性的资料采用Bonferroni法进行多重比较,方差不齐的资料用Dunnett’s T3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1.机械性能结果显示:纯聚乳酸纺丝经壳聚糖表面改性后,弹性、断裂伸长率有所上升。2.接触角结果显示:纯聚乳酸呈现明显的疏水性,接触角大,经壳聚糖改性后,亲水性提高,接触角变小。3.降解性能检测:纯聚乳酸降解性小,经壳聚糖改性后,降解性增加,并且随壳聚糖比例的增加而增加。第三章聚乳酸/壳聚糖/纳米银纺丝纤维的生物学性能研究目的研究聚乳酸/壳聚糖/纳米银的聚乳酸/壳聚糖纤维面对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矿化的影响;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抑菌增殖的影响;对人牙周膜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探索制备的纺丝纤维的各项生物学性能。方法1.纳米银颗粒最小抑菌溶度检测:纳米银颗粒以20μg/mL、30μg/mL、 50μg/mL、75μg/mL、100μg/mL分散于营养肉汤中。牙龈卟啉单胞菌以一定密度加入,37℃中孵育。酶标仪法测纳米银最小抑菌溶度。2.聚乳酸/壳聚糖/纳米银抑菌率的检测:静电纺丝纤维膜剪成直径约10mm的圆形。按照纳米银测定的最低抑菌溶度制备纳米银/肉汤混合液并分别加入纯聚乳酸、聚乳酸/壳聚糖(1/9、3/7、5/5)的静电纺丝纤维,以纯营养肉汤为参照。酶标仪法测抑菌性。3.聚乳酸/壳聚糖/纳米银对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静电纺丝纤维膜剪成直径约10mm的圆形。细胞以一定密度接种,分组:纯聚乳酸,壳聚糖/聚乳酸膜(1/9、3/7、5/5),细胞直接接种在24孔板为参照。培养箱中培养1、3、5、7天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4.聚乳酸/壳聚糖/纳米银对骨髓基质干细胞矿化的影响:细胞以一定密度接种,分组:纯聚乳酸,壳聚糖/聚乳酸膜(1/9、3/7、5/5),以细胞直接接种在24孔板为参照。37℃、5%CO2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14天用茜素红染色法检测细胞矿化情况。RT-PCR检测OPG与RUNX2 mRNA表达。5.牙周膜细胞培养:取18-24岁牙周及牙体均健康志愿者的智齿,无菌条件下刮取根中1/3牙周膜,改良酶消化法进行原代培养并传代。取原代及培养至第3代的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获取图片。6.角蛋白、波形丝蛋白染色:取对数生长期的第三代hPDLCs以一定密度接种至底部放有载玻片的24孔细胞培养板。24小时后PBS冲洗3次,多聚甲醛固定30分钟,取出载玻片进行角蛋白、波形丝蛋白染色。7.MTT法检测hPDL壳聚糖的细胞活性:取对数生长期的第三代hPDLCs以一定密度接种至96孔板。于1天、3天、5天、7天加入20μL MTT液,37℃避光孵育4小时;吸弃原液,每孔加入150μL二甲基亚砜,酶联免疫检测仪上测定各孔OD值(波长490 nnm),绘制生长曲线。8.聚乳酸/壳聚糖/纳米银对牙周膜细胞炎症因子表达影响:静电纺丝纤维膜剪成直径约10mm的圆形。接种细胞,分组:纯聚乳酸,壳聚糖/聚乳酸膜(1/9、3/7、5/5),以细胞直接接种在24孔板为参照。第7天提取细胞总m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9.统计学分析:所得数据用SPSS 13.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进行方差分析前,先行Levene方差齐性检验;对方差齐性的资料采用Bonferroni法进行多重比较,方差不齐的资料用Dunnett’s T3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1.抑菌结果显示:纳米银颗粒50μg/mL抑菌率约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聚乳酸/壳聚糖/纳米银抑菌率的检测:不同比例组成的静电纺丝纤维与纳米银混合后,不降低纳米银的抑菌率。3.MTT结果显示:骨髓基质干细胞在支架材料上能以比较快的速度增长,其中在第1天、3天与空白对照组OD值有明显的升高,第5天、7天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增殖速率均在75%以上,属于无毒性材料。4.骨髓基质干细胞矿化结节染色结果显示:聚乳酸/纳米银纤维与空白对照组无明显的矿化结节形成,经壳聚糖改性后,矿化结节形成明显增加,并且随壳聚糖比例的增加有所增加。经壳聚糖表面改性后,矿化基因的表达比纯聚乳酸/纳米银及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加。5.原代hPDLCs培养:改良酶消化法分离培养hPDLCs 6-9天可见细胞游离出组织块。形态学观察显示:游出细胞为典型成纤维细胞样细胞,细胞为梭形或星形,体积较大。传代细胞为不规则圆形、多角形、梭形,且成放射状增殖。6. hPDLCs鉴定:波形丝蛋白胞浆呈阳性着色,而角蛋白为阴性,表明细胞较为单一,无上皮细胞的污染,且为间充质来源。7. hPDLCs增殖:hPDLCs增殖呈典型的“S”型,接种3天后细胞增长快速,7天的时候处于平台期,符合成纤维细胞生长规律。8. hPDLCs炎症因子表达:纺丝纤维可促进牙周膜细胞TLR4、IL-6、IL-8、 IL-1β mRNA表达。第四章聚乳酸/壳聚糖/纳米银纺丝纤维促炎反应机制的初步探讨目的观察TLR4的沉默对细胞MyD88/NF-κB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并探索TLR4沉默对接种于支架材料的牙周膜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以探索结合靶向调控TLR4表达的药物的可行性。方法1.TLR4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细胞感染:将含有目的序列的穿梭质粒及三种辅助包装质粒pGag/Pol、pRev、pVSV-G,利用RNAi-mate进行共转染293T细胞,培养72小时,收集富含慢病毒颗粒的细胞上清液,离心后得到高滴度的慢病毒浓缩液。通过GFP荧光细胞计数法测定浓缩病毒液的滴度。2.TLR4沉默效率检测:取状态良好、对数生长阶段的第3代hPDLCs接种于6孔板,24小时细胞贴壁后随机分4组,分别加入2μL的polybrene和剂量的慢病毒(MOI=50、MOI=80)。第4天经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TLR4表达。3.TLR4沉默对MyD88、NF-κB表达影响:按上述方法培养牙周膜细胞转染慢病毒(MOI=50MOI=80)。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MyD88、NF-κB表达。4.TLR4沉默对hPDLCs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按上述方法培养牙周膜细胞转染慢病毒(MOI=50、MOI=80)。RT-PCR检测IL-1、IL-6、IL-1β表达。5.TLR4沉默对静电纺丝纤维导致炎症因子过表达影响:静电纺丝纤维膜剪成直径约10mm的圆形,接种细胞。阴性对照组:纯聚乳酸/纳米银,壳聚糖/聚乳酸(1/9、3/7、5/5)/纳米银,第2天加入NC-shRNA;实验组:纯聚乳酸/纳米银,壳聚糖/聚乳酸(1/9、3/7/5:5)/纳米银,加入TLR4-shRNA。第7天提取细胞总m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6.统计学分析:所得数据用SPSS 13.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进行方差分析前,先行Levene方差齐性检验;对方差齐性的资料采用Bonferroni法进行多重比较,方差不齐的资料用Dunnett’s T3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1.慢病毒滴度检测结果:TLR4-shRNA及NC-shRNA慢病毒滴度均为109TU/mL。2.TLR4沉默效率的检测:慢病毒转染人牙周膜细胞48小时,可见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发出绿色荧光;RT-PCR及Western Blot显示构建的慢病毒能有效沉默TLR4 mRNA及蛋白表达。3. MyD88、NF-κB检测:RT-PCR及Western Blot显示TLR4沉默后可直接下调MyD88、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4. hPDLCs炎症因子检测:RT-PCR结果显示TLR4沉默后可直接下调IL-6、IL-8、IL-1β mRNA的表达。5.TLR4沉默对纺丝纤维促炎作用的影响:RT-PCR结果显示TLR4沉默后可下调静电纺丝纤维引起的牙周膜细胞TLR4、IL-6、IL-8、IL-1βmRNA表达升高。结论1.制备的聚乳酸静电纺丝纤维直径均匀,壳聚糖低比例时以纳米颗粒的形式分布,高比例时互相融合。纳米银纳米粒均匀分布于聚乳酸表面。2.聚乳酸/壳聚糖纤维膜机械性能基本满足临床需求,壳聚糖涂层可提高材料的机械性能、降解速度及亲水性能。3.制备的材料生物学性能良好,可促进细胞早期增殖;壳聚糖涂层可促进细胞矿化;纳米银最低抑菌浓度为50μg/mL;聚乳酸/壳聚糖/纳米银混合材料可促进炎症因子表达。4.TLR4在静电纺丝引起的炎症反应,具有一定作用,可能可以通过添加TLR4受体调控药物,抑制纺丝纤维引起的炎症反应。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观察种植义齿修复患者在义齿粘结固位后不同时期的种植体周围龈沟液pH值的变化,比较临床上常用的几种粘结剂使用后对龈沟液pH值的变化的影响,进而分析与种植体周围
目的:临床正畸治疗过程中,支抗的控制常常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若支抗控制不好甚至可以导致治疗的失败。随着原有的支抗控制装置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近年来微型种植体支
中图分类号:G623.2  长期以来大家在探索课堂阅读教学改革中,都把绝大多数精力投入到对第二课时教学的探讨中,其实初读也是阅读教学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初读对于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来说也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初读也完成了语文听、说、读、写中的很大一部分任务。  首先,初读是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主要途径。  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课文常识,字、词、句等方面的内容,这些知识的获得都来自于第一课的学习,学生掌握的生字绝
目的:评价结合仿真头颅模型教学与传统的实验室临床前期实践教学相比,是否提高口腔修复学教学质量。 方法:针对对仿真头颅模型教学的评价,向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接受仿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