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Mn-Si基合金中马氏体的表面浮凸及其逆相变能量的测定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17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该研究工作中,运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ForceMicroscope,简称AFM)测量马氏体的表面浮凸.运用X射线衍射(X-rayDiffraction,简称XRD)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ScanningCalorimetry,简称DSC)测定马氏体逆相变所需的能量.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一套运用AFM测定γ(fcc)→ε(hcp)马式体相变切变角的方法.通过Thompson四面体几何模型来解析试样表面变体的迹线,从而给出了切变角与浮凸角的关系.(2)应力诱发马氏体主要由同一滑移面上同一方向切变的初始变体组成,同时存在少量二次变体,其浮凸形态为大落差的台阶状.(3)热诱发马氏体主要由大量的二次变体组成,而它的初始变体是由同一滑移面上以近似等同的三个切变方向所产生,其浮凸形态为峰形的台阶状.(4)首次成功地运用XRD和DSC方法测定了Fe-Mn-Si基合金马氏体逆相变所需的能量,在0.514﹪应变时为96.52J/mol,1.40﹪应变时为102.47J/mol,3.16﹪应变时为107.56J/mol.其中96.52J/mol可近似认为是马氏体逆相变的驱动力.(5)随着应变从0.514﹪增大到3.16﹪,马氏体逆相变所需的能量也随之增加.(6)马氏体逆相变的驱动力小于马氏体正相变的驱动力.
其他文献
SnO2∶F(FTO)具有优良透光性和导电性,被广泛应用于低辐射玻璃、太阳能电池、平板显示器等领域。随着这类器件的广泛应用,人们对它的光电性能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为了进一步提高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