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舆论是一个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舆论的稳定、和谐或是冲突、对抗,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安定。而政府在危机事件发生后如何对舆论进行引导,关系着政府的形象建设和公信力的树立,影响着社会稳定和团结。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应用,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公众不再只被动通过政府接收消息,而是主动通过网络了解最新事件、进行参政议政。在此前提下,公众知情欲望进一步高涨,对危机事件后的政府响应速度有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信息呈爆炸式增长,其中不乏谣言、反动等“垃圾信息”的存在,使政府在网络舆论中处于被动地位,时刻挑战着政府的权威,对社会安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政府如何针对网络中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监督和进行正确引导,及时找出可能会造成舆论压力的事件,是对政府掌握民情、树立正面形象的挑战。 本文是在此背景下,分析天津港8·12爆炸事故中政府进行网络舆论引导具体行动,指出其可取做法和不足之处。虽然我国政府开始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网络媒体,但在进行舆论引导的过程中仍存在信息发布滞后、发布流程不规范、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在危机事件的引导过程中,政府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政府加强自身机制流程建设十分重要。本文从建立舆情监控预警系统、加大信息公开力度、避免次生舆情、发挥两个舆论场的特点四个方面入手,分析应对危机事件时在网络层面进行引导的对策。 本文是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对课题内容进行整体展望和规划,交待本课题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总结当前国内外学术文献及研究现状;第二部分阐述我国网络舆论的特征、网络舆论引导的发展沿革现状;第三部分通过分析天津港8·12爆炸事故舆情发展,总结出政府在进行网络舆论引导时采取的措施,分析其优缺点;第四部分,找出政府在进行舆论引导中出现失误的原因。第五部分讲述了完善我国网络舆论引导机制的对策,从多个角度对引导网络舆论发展进行了研究。最后一部分为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收尾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