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随着放疗技术的进步,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明显提高,但复发和远处转移仍是鼻咽癌治疗的难题。因此,寻找可靠的生物学标志物来预测复发和远处转移风险至关重要。有研究表明,肿瘤细胞能够通过上调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 ligand-1,PD-L1)的表达抑制T细胞活性,从而造成免疫逃逸。本研究旨在研究PD-L1和CD8+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预后价值,并根据两者的表达状况对鼻咽癌进行免疫分型,研究鼻咽癌各免疫分型的分布状况及其与鼻咽癌预后的关系。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36例于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根治性调强放疗、初诊无转移且具有病理组织蜡块的连续鼻咽癌患者。采用Ventana公司生产的全自动免疫组化检测鼻咽癌中PD-L1及CD8+TIL的表达情况。远处转移是鼻咽癌患者最主要的失败模式,所以我们利用递归分割及合并(Recursive partitioning analysis,RPA)的分析方法寻找最佳区分无转移生存的分割点,根据这个cut-off值将鼻咽癌病人分为CD8+TIL低表达组和CD8+TIL高表达组。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应用log-rank分析不同因素对预后的影响,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并分析各个指标与鼻咽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全组中位随访时间67个月(5~78个月),随访过程中有48例患者死亡,43例出现远处转移,20例出现局部或区域复发。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为81.1%,5年总生存率为78.8%,5年局部区域无复发生存为90.5%。第一部分分析发现鼻咽癌病理组织中PD-L1表达阳性率为61%,单因素分析发现PD-L1阳性患者的5年无复发生存明显高于PD-L1阴性患者(94.5%vs.84.4%,p=0.012)。多因素证实PD-L1为鼻咽癌无复发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95%CI:0.138-0.868,p=0.024)。第二部分研究了CD8+TIL在鼻咽癌中的分布及预后价值。RPA得出的cut-off值为1240个/mm2,236例鼻咽癌中CD8+TIL高表达组有139例,占总例数的58.9%。单因素分析发现CD8+TIL高表达组预后明显较低表达组好,5年总生存为(84.3%vs.70.4%,p=0.024),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87.8%vs.71.3%,p=0.004),5年无复发生存(96.8%vs.80.9%,p<0.001),5年无进展生存(85.6%vs.63.1%,p<0.001)。多因素证实CD8+TIL为鼻咽癌总生存、无转移生存、无复发生存和无进展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第三部分根据PD-L1及CD8+TIL的表达状况进行免疫分型,236例鼻咽癌患者中有90例(38.1%)为I型(PD-L1+,TILHigh),43例(18.2%)为II型(PD-L1-,TILLow),54例(22.9%)为III型(PD-L1+,TILLow),49例(20.8%)为IV型(PD-L1-,TILHigh)。生存分析表明免疫分型与鼻咽癌预后相关,I型患者较其他各型有更好的无远处转移生存、局部区域无复发生存及无进展生存,其p值分别为0.033、<0.001和0.002。结论:本研究发现PD-L1是鼻咽癌无复发生存的独立预后指标,CD8+TIL与鼻咽癌的预后显著相关。基于PD-L1与CD8+TIL的免疫分型与鼻咽癌预后相关,提示免疫分型可能可以作为预测鼻咽癌预后以及指导临床治疗策略制定的依据,有助于筛选PD-1/PD-L1抑制剂获益的患者并指导免疫治疗策略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