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乔觉入唐求法及其对中韩佛教交流的影响研究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fan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拟以唐玄宗时期的入唐新罗僧人法号地藏的金乔觉为研究对象,以中韩相关的历史文献和本人所能查阅到的论文与著作等为主要依据,在结合学界前辈们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力争做到全面、系统地对金乔觉入唐求法的相关历史背景进行阐述,梳理金乔觉的入唐求法历程,对金乔觉与地藏菩萨、地藏信仰的形成等相关性进行分析,对金乔觉对九华山道场的形成及在不同方面的中韩佛教交流所起到的促进作用进行总结并得出相关结论。本论文共分为绪论、本论和结论三个部分。其中,本论分为三章,包括第二到四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本章主要阐述选题的目的、意义,与本论文相关的国内外学界研究动态,本选题的研究内容、范围、研究方法,相关概念解析。第二章主要论述金乔觉入唐求法的背景及在唐求法活动。本章主要由三节构成:第一节主要阐述金乔觉入唐求法的背景,该部分主要论述了金乔觉入唐求法前的罗唐关系和入唐求法期间的罗唐关系。第二节主要主要论述了便利的交通促进罗唐民间交流的增多,这也为新罗僧人东渡入唐求法提供了便利,同时,唐朝佛教的兴盛和向新罗的传播也成为金乔觉入唐求法的主要因素,这也促进了新罗的礼佛重僧倾向与金乔觉等新罗僧侣来华求法第三章主要论述金乔觉在唐求法与九华山佛教道场的形成。本章主要由三节构成。第一节主要论述了金乔觉入唐前的活动,包括对金乔觉的个人生平的辨析,分析金乔觉的入唐前的经历、入唐求法动机的形成等。第二节主要论述金乔觉在唐求法活动,包括金乔觉与化城寺的建立、金乔觉在九华山的佛法实践等。第三节主要阐述了金乔觉与地藏道场的形成,金地藏的特殊法号和地藏菩萨名字的巧合,当地僧俗就把金地藏视为地藏菩萨的化身,加以供奉地藏道场由此形成。金乔觉禅宗思想、佛学实践与佛教地藏信仰、九华山民俗文化的结合逐渐构成民间佛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章主要论述了九华山佛教圣地的形成与金乔觉对中韩佛教交流的影响。本章由两节构成,第一节主要阐述了明清帝王对九华山地藏佛教的扶持和九华山禅僧的宣传和践行与禅学的发展也促进了九华山佛教道场的最终发展。第二节阐述了金乔觉对中韩佛教文化交流的影响,金乔觉对九华山的佛教文化、民俗文化等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关于九华山的士人作品的涌现也从侧面反映了九华山佛教圣地的巨大影响力。随着中韩两国交流的加深,九华山、金乔觉也成为中韩两国佛教文化交流的积极贡献的历史文化因缘和纽带。第五章是结论部分。对于第二至四章的相关内容进行总结,并得出相应结论即金乔觉不仅对中韩佛教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近现代中韩佛教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响。由此可见,佛教交流能超越政治与意识形态的隔阂,而金乔觉正是中韩佛教友谊的象征。
其他文献
佛教文化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从东汉初年佛教进入我国到李唐一代的800年,是佛教文化在我国深入发展的800年,是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由相互冲突、排斥到相互渗透、吸收
报纸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新中国开启了学习苏联文化及文化建设经验的新历程。这个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初步学习阶段;二,有计划经济建设时期全面学习阶段;
汗证是老年人群常见病或疾病伴发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老年人由于高龄机体老化、免疫力下降、全身组织器官功能衰退,常见病程缠绵难愈。谭毅教授基于《素问·宣明五
放矿方案优化是放矿优化控制和放矿管理的基础。以数字矿山软件平台和VC++为工具,进行自然崩落法放矿方案优化研究。首先确定放矿方案构成要素与放矿方案优化准则;在数字矿山软
“抱布贸丝”之“布”至汉代其意已不甚确定,人们对于“布”字的解说出现了分歧,“布”的解释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布为布匹、实物货币布帛及金属货币。从《诗经·氓》的创作
情景性学习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策略,也是学生自我发展的一种手段,学生可以在大量的不同的情境中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景是情景性学习课程的核心
这几年,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宏观的文化遗产概念和遗产保护的有关规则,我是外
由于井壁附近地层的渗透率受到损害,形成与原地层特性不同的“表皮”区,用表皮系数S表示,S值大小一般由试井分析得到。但求得的S是一总量,它是多个因素作用的综合反映。利用公式
我国的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政府对卫生经费的投入,无疑是主渠道.政府在卫生领域的定位应当是为全体人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但不是包办一切,
三维视景技术是一种新兴的虚拟视觉仿真技术,在深海半潜式采油平台的安防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能。本文应用三维视景技术,以南海流花11-1半潜式平台为研究对象,为其安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