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松嫩平原盐碱地变化特点,开展了苜蓿品种的筛选和播种时间与播种方式的研究,同时也分析了土壤水盐动态变化,并测定了不同生长年限苜蓿对盐碱地土壤盐分动态分布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发芽率、幼根长度与幼苗高度的比值适宜用作鉴定苜蓿耐酸碱性的指标;在低pH值或高pH值浸提液处理下,供试品种紫花苜蓿种子发芽受到显著抑制;pH值在5.81~8.44时,所有供试材料的平均发芽率都在60%以上,能够正常生长;根据回归方程得,苜蓿生长的临界pH为5.06和9.17,极限pH为2.71和10.26。耐酸碱性强的苜蓿品种有中苜1号苜蓿、公农2号苜蓿和霍普兰德苜蓿。在田间试验中,公农1号苜蓿、新疆大叶苜蓿、公农2号苜蓿、甘农1号杂花苜蓿和中苜1号苜蓿5个苜蓿品种相对出苗好、生长旺盛、返青率高。根据各苜蓿品种在室内和田间耐盐碱性的综合表现,得出国内苜蓿品种中中苜1号苜蓿和公农2号苜蓿为两个耐盐碱性较强的品种。2.试验区土壤水盐动态变化趋势:4月份至8月月份基本呈缓慢下降趋势,8月份至11月份呈快速增长趋势,8月份含盐量最低为0.09%,11月份最高为1.07%。土壤pH值的动态变化趋势与土壤水盐的相似,但土壤pH值4月份至7月份变化幅度较小。3.试验区6月中旬以后降水量充沛,能满足苜蓿生长所需,土层含盐量呈下降趋势,有利于苜蓿种子的萌发生长;采用在垄帮上播种,能够提高苜蓿的出苗数。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及水盐运动规律,苜蓿宜选在6月中旬采用垄帮播种。4.随着苜蓿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水溶性含盐量和土壤pH值呈极显著(P<0.01)的降低。1年生苜蓿地土层全氮、水解性氮、全磷以及速效钾的含量都有下降,其中水解性氮、全磷和速效钾含量与对照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2年生以上的苜蓿地,土壤有机质、全磷、全氮和水解性氮含量都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