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贸易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各国之间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和密切,研究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中国国际收支的作用机制,不仅有助于明确中国未来汇率政策的方向,更有助于探析如何有效地调节中国的国际收支顺差,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本文采用月度数据作为分析样本,区间为1990年1月至2019年6月,包含了344个样本数据,研究范围包括了1994年、2005年7月和2015年8月三次大汇改。本文将我国的国际收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经常项目,以进出口贸易额表示;第二部分是资本和金融项目,以外商直接投资表示。首先,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对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本文将汇率划分为汇率变动和汇率波动两个方面来分析汇率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研究汇率波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时,首先对变量进行相关性检验和平稳性检验后,构建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VAR模型的分析步骤包括,第一步根据AIC等信息准则确定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并进一步检验模型的稳定性;第二步分析变量之间存在的长短期关系,通过协整分析确定变量之间的长期衡关系,通过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修正变量在短期内偏离均衡状态;第三步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确定因果关系,通过脉冲响应函数表示各变量受到一单位标准差时的变化路径,最后通过方差分解技术研究不同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的解释程度。研究汇率波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时,利用GARCH(1,1)模型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率进行度量,紧接着构建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说明汇率波动率对国际收支的冲击。
通过上述分析得出结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方向不明确且影响程度小,长期内汇率的变动对进出口的影响不大;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额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出口贸易的增加会带动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进口额的增加对出口额存在长期的正向影响,从而有利于缩小中国的贸易收支顺差。人民币汇率波动增强不利于中国进出口贸易和吸引外资,对我国的实体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本文采用月度数据作为分析样本,区间为1990年1月至2019年6月,包含了344个样本数据,研究范围包括了1994年、2005年7月和2015年8月三次大汇改。本文将我国的国际收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经常项目,以进出口贸易额表示;第二部分是资本和金融项目,以外商直接投资表示。首先,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对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本文将汇率划分为汇率变动和汇率波动两个方面来分析汇率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研究汇率波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时,首先对变量进行相关性检验和平稳性检验后,构建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VAR模型的分析步骤包括,第一步根据AIC等信息准则确定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并进一步检验模型的稳定性;第二步分析变量之间存在的长短期关系,通过协整分析确定变量之间的长期衡关系,通过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修正变量在短期内偏离均衡状态;第三步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确定因果关系,通过脉冲响应函数表示各变量受到一单位标准差时的变化路径,最后通过方差分解技术研究不同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的解释程度。研究汇率波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时,利用GARCH(1,1)模型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率进行度量,紧接着构建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说明汇率波动率对国际收支的冲击。
通过上述分析得出结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方向不明确且影响程度小,长期内汇率的变动对进出口的影响不大;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额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出口贸易的增加会带动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进口额的增加对出口额存在长期的正向影响,从而有利于缩小中国的贸易收支顺差。人民币汇率波动增强不利于中国进出口贸易和吸引外资,对我国的实体经济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