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出路,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在经历起始、加速、缓慢发展和迅猛扩张后,已进入了平稳发展的新阶段。这一阶段的转移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表现出许多新特征。同时,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城乡统筹的战略思想,给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思路。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来研究新阶段如何实现农村劳动力顺畅转移。目前国内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还处于探索中,相关的理论还不成熟,从而导致我国政府在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践活动中缺乏监视有力的理论指导。因而,用新的思维方式与观点,在结合实践中取得的经验以及出现的偏差,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从而指导于实践,是十分重要并极具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本文在阐述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中暴露的诸多问题以及呈现的特征上,进而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来分析制约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认为主要是缺乏就业条件和制度条件。最后,提出了新阶段实现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即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创造就业条件以及对目前主要的四种阻碍劳动力转移的制度进行创新,并且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与操作步骤。全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引言。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理论。本章主要分成三个小节:在第一节中对农村劳动力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概念界定;在第二节中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密切相关的失业就业理论进行了介绍;在第三节中对与本文研究主题密切相关的二元经济下的劳动力转移理论文献进行述评。 第三章: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与特征。本章首先简单回顾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其次分别阐述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与特征。 第四章:制约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本章分为两大部分:就业条件制约与制度条件制约。首先论证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受到两大条件的制约,接着分析了新阶段我国就业条件与制度条件制约的具体表现。 第五章:新阶段实现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针对第四章提出的制约因素提出两方面对策:第一,城乡统筹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条件制约,主要是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的政策建议;第二,城乡统筹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条件制约,对劳动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福利保障制度进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