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遵循循证医学的基本原则,开展制定《晚期前列腺癌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的初步研究,提高晚期前列腺癌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水平与疗效,为日后申报和制订我国《前列腺癌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提供借鉴与经验,探索践行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与方法。方法1.在广泛调研以及既往工作的基础上以"晚期前列腺癌中西医结合诊疗"为切入点,选定"晚期前列腺癌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作为本研究主题。2.选定检索词,设定检索年限,多途径、多数据库、全面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包括:系统检索中医古籍文献、检索近现代文献、检索外文文献。采用人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网络检索相结合的方法,检索中华医典、CNKI、万方、Cochrane library、Pubmed、UpTodate等古今中外数据库。3.初次筛选结果:维普40篇、万方709篇、CNKI1301篇、指南文献35篇、硕博论文45篇、古条文4755条、名老中医经验19篇。二次筛选结果:维普17篇、万方61篇、CNKI53篇、古条文125条。4.对文献进一步分类:JADAD评分<3分而排除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共31篇、非随机对照研究文献22篇、专家经验总结19篇、现代医学指南11篇、中医指南文献24篇、英文文献6篇、中医综述文献21篇、古条文125条、名老中医经验15篇。5.将文献进一步分析,通过JADAD评分分析,没有真正符合随机对照要求的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献,对31篇排除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进一步分析中医药对晚期前列腺癌TPSA、CD3+、CD4+、CD8+、NK细胞、IPSS、QOL、生存期、有效率、转移灶转移时间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对非随机对照研究文献采用非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质量评估标准建议表进行分析评价,评定文献质量。6.根据证据分级评价体系评定证据的级别,选用业内公认的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分级体系将证据进行分级,对排除的随机对照研究及非随机对照研究文献质量进行分级评价,对证据分级。7.结合专家共识,根据GRADE分级标准形成推荐意见,形成本指南初稿,提出下一步制定《前列腺癌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的初步构思。结果1.初步厘清前列腺癌的中西医结合论治策略与方法。通过文献综合分析比较,初步确立中西医结合分期论治策略为前列腺癌的最佳诊疗方案。2.进一步阐明晚期前列腺癌的病因病机以及病理特点:晚期前列腺癌以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以虚为主,虚证以气阴两虚或脾肾两虚为多见,病位在下焦,与肺、肝、脾、肾密切相关。晚期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敏感型以气阴两虚、脾肾两虚多见,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病机始则为脾肾两亏,后则以肾阳亏虚、阴精耗竭、阴阳两虚为主。3.体现晚期前列腺癌中西医结合的诊疗优势:虽然由于不同医学体系对疾病认识的角度与方法差异,但中西医都有各自的优势,应各取所长。对于晚期前列腺癌采取"扶正祛邪"相结合的分期论治策略,对激素敏感型前列腺癌采取内分泌治疗与中药协同增效与减毒增效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改善生活质量,延缓转化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时间,甚至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对于目前缺乏有效西药和方法治疗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在对症处理的基础上,主要以中医大补元气、扶正抑瘤为法,改善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4.前列腺癌的随访与慢病管理严重不足:研究显示前列腺癌科研资料大部分不全,发表的研究结果证据级别低,没有单位报道系统性开展前列腺癌慢病管理工作,没有建立完备的电子数据库和开设慢病门诊,目前还没有建立前列腺癌大数据。5.通过对文献进行全面搜索、筛选、分析,以及对证据进行分级、评定,全面掌握文献搜索、分析、评价能力,熟悉了证据分级体系及专家共识的实施与总结。6.本课题研究中发现的问题主要包括: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文献质量不高:文献普遍缺乏严谨的科研思路方法学,个案报道、回顾性研究偏多,治疗方药众多,真正符合随机对照研究要求的文献极少,发表的期刊非核心期刊为主,证据级别普遍偏低,缺乏高级别的证据,中医药科研论文质量有待于提高。结论1.开展晚期前列腺癌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制定研究是可行的,而且十分必要。通过指南的制定、推广和应用,有利于进一步阐明晚期前列腺癌发病机理、病因病机特点,通过病证结合、中西医结合,制定出最佳诊疗方案,筛选出疗效确切的方药,践行中西医结合论治诊疗策略。2.通过指南初稿的制定,能够提高诊疗水平、规范临床医疗行为、节约医疗资源,更准确的体现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优势,探索践行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与方法。3.尽快开展前列腺癌慢病管理工作,建立前列腺癌数据库,落实随访工作,建立前列腺癌大数据资料。4.加快指南编写队伍的建设及培训,多学科专家参与,建立专业的指南编写团队。5.针对中医药研究论文普遍缺乏高级别证据的现状,希望今后有更多设计合理、操作可靠、数据真实、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在中医药防治前列腺癌方面提供高级别的循证医学研究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