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独立保证的使用也愈加频繁。独立保证法律制度下,保证人在收到受益人付款请求以及提交的文件或单据后,如经审查,该等文件和单据在形式上符合独立保证的规定,则保证人必须履行独立保证下的付款义务。独立保证独立性使得付款更为快捷和简便。但另一方面,正因为独立保证独立于基础合同法律关系,保证人不得援引基础合同下的抗辩而拒绝付款,所以容易引起独立保证制度下欺诈性索款的出现。为平衡各方利益,大多数国内法以及国际惯例都承认了欺诈例外原则,以此作为独立保证之独立性的例外。但纵观各国就欺诈例外的立法或者判例,关于欺诈的认定、欺诈例外原则的适用范围以及司法救济的具体形式却莫衷一是。兹此,本文结合各国立法和司法实践,对该等法律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了欺诈例外原则在我国独立保证法律制度中的具体适用。本文(不包括导言和结语)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分析了独立保证制度下欺诈的产生。首先,通过将独立保证与从属性保证、跟单信用证进行对比,以此说明独立保证的法律属性。其次,对独立保证制度所涉及的各类法律关系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各法律关系下当事人的主要权利义务。最后,从独立保证的法律属性和法律构架出发,详细阐释了独立保证制度容易产生欺诈的原因。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欺诈例外原则在独立保证中的具体适用。首先,以欺诈例外原则的法理基础为切入点,阐述了欺诈例外原则的发展状况。其次,比较并分析了各国关于独立保证的欺诈认定标准,并从欺诈例外原则是否适用于基础合同下的欺诈以及第三方欺诈两个角度论述了欺诈例外原则的适用范围。最后,对欺诈例外豁免原则的适用情形作出了详细介绍。第三章论述了独立保证欺诈之司法救济措施。首先,分析了法院给予司法救济的客观前提和法律要件。其次,对各国现有的司法救济措施进行了比较分析。第四章论述了欺诈例外原则在我国独立保证法律制度中的适用状况。首先,分析了独立保证在我国国内、国际贸易中的法律地位。其次,根据我国当前的司法实践,对欺诈例外原则在我国独立保证中的具体适用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就我国独立保证制度下,独立性原则与欺诈例外原则的平衡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