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贸易碳排放预警体系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zhizhedetian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经济国际化的程度不断得到提升,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贸易发展十分迅速。由于中国出口贸易规模持续的扩大,使得能源消耗量也在不断提高,因出口贸易而引发的碳排放量也是居高不下。而在中国的出口贸易中,加工贸易仍然占据着较大的比重。作为世界最主要的出口贸易国之一,出口贸易在带动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导致了大量碳排放,中国的出口贸易已成为影响本国碳排放的重要因素。研究中国出口贸易与碳排放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建立中国出口贸易碳排放预警体系,对于中国经济发展、贸易结构调整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理论
其他文献
摘 要:超验主义与道家思想作为美国和中国的重要哲学思想,两者都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解放了人的思想,促进了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美国超验主义与中国道家思想自诞生便对后世思想、学说如构建和谐社会、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留下了深刻的哲学理论财富。  关键词:超验主义;道家思想;超灵;天人合一  作者简介:作者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大四学生秦玉洁、潘雨恋;
摘 要:现代汉语双音复合词“条件”来源于古代汉语中的副词性质的量词并列短语“条件”,通过文化制约、隐喻、转喻等机制词汇化为名词,成词于唐五代时期,于明代中期完成词汇化,在现代汉语中有三个义项。双音词“条件”在现代汉语中为量词并列复合词。  关键词:条件;词汇化;机制;量词并列结构  作者简介:禹雅洁(1995.11-),女,汉族,江苏扬州人,现就读于扬州大学文学院2018级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
随着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对交通、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公共服务领域的需求日益增长,仅凭政府财政收入已无法满足这一需求
基金项目:郑州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建设专项经费资助,项目编号:DCZ2018013。  摘 要: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河南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孕育着丰富的中国文化。河南方言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河南地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1]。本文主要探讨了“稗”、“田”、“褯子”、“贼星”、“喝茶”、“饥了”、“泔水帕儿”、“秦椒”等常见方言词汇背后的文化内涵。希望可以通过对
摘 要:关于花生的起源,众说纷纭,“落花生”一词,在明清时期的众多文献中,均有反映。众多学者以文献为据,认为花生是我国固有植物。但明清文献里的“落花生”,并非花生,而是一种芋。这是千百年来,人们对“落花生”的误解。本文就从“落花生”的起源开始,探讨其名称演变及其文化内涵。  关键词:落花生;起源;文化内涵  作者简介:孟飞燕(1993-),男,汉族,河南省商丘市人,西藏民族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汉
摘 要: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开创者,他的精神分析理论已经融入到了诸多学科的理论发展之中。弗洛伊德以无意识理论为出发点,在心理结构理论的基础上相继衍生出了人格结构理论、以力比多为代表的性理论以及关于梦的解释的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从人们的精神层面出发,对当代艺术理论以及文学批评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意识;梦;力比多  作者简介:郑金涛(199
摘 要:网络交际方式不可避免地使语言系统中的俚语发生重大变化,而中国和俄罗斯的网络俚语构词方式具有一定的共性,如:摹音型、缩略型、隐喻型等,由于中俄两国具有不同价值体系,社会规范,意识形态,由此分析两种网络俚语的构词共性。  关键词:网络俚语;构词模式;摹音;缩略;隐喻  作者简介:邹天琪(1993.7-),女,汉族,河北秦皇岛人,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语言文学专业2017级硕士在读,研究方向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多语环境下云南怒族的身份认同和语言态度现状调查》;项目编号:2014Y109。  摘 要:云南怒族大部分可兼用怒语和汉语,多为双语者,但两种语言及不同年龄受访者的语言使用情况存在差异。怒语目前仍具有生命力和活力,但大量汉语借词的涌入,双语教育的缺失,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会出现怒语的断层。  关键词:怒族;怒族话;汉语;语言水平;语言使用  作者简介:李佳,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