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间化合物材料是近些年来国际材料界研究的热点,以金属间化合物为基体的合金或复合材料属于一种全新的材料。Ni-Al金属间化合物由于具有高熔点,低密度,较好的热传导性以及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和抗酸碱腐蚀等性能,使其成为一类很有应用前景的高温结构材料。TiC-TiB2复相陶瓷具有高熔点、高硬度、高导热、低膨胀系数、高耐磨性及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于高温过滤材料,两者复合是用于汽车尾气处理、污水处理、石油、化工、能源领域的废气处理和催化剂载体等的理想材料之一。 本文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工艺,利用Ni-Al、Ni-Al-Ti-B4C及Ni-Al-TiC-TiB2体系的放热反应,制备Ni-Al系金属间化合物及TiC-TiB2复相陶瓷增强NiAl基复合材料。研究了反应物的物相组成、孔结构、组织形貌、性能及成孔机理和组织结构转变机理。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 (1)热爆反应合成Ni-Al金属间化合物。当Ni∶Al=1∶1(at.%)时,反应生成物为单一的NiAl相,形态为技晶状;当Ni、Al原子比为2∶1时,生成物物相组成为NiAl+Ni3Al相,因为非平衡冷却,NiAl相析出量少,主要沿初生NiAl晶界分布。当Ni∶Al=3∶1(at.%)时,生成物组织形态复杂,主要由枝晶状β-NiAl、粗大块状和网状γ-Ni3Al、不规则的块状或者尖条状γ-Ni3Al、板条状和针片状M-NiAl组成,有时尖条状γ-Ni3Al串成一条中脊分布于β-NiAl晶粒内部,在中脊端部放射出大量针片状M-NiAl。因为γ-Ni3Al在β-NiAl晶粒内部析出造成的应力场、NiAl中富含大量Ni及非平衡冷却,有利于β-NiAl转变成位错和孪晶M-NiAl。 (2)在NiAl中添加不同含量的3Ti+B4C原位合成NiAl/(TiC-TiB2)复合材料。反应产物主要由NiAl、TiC、TiB2三相组成。纯NiAl的组织形态主要是一些等轴晶,大约为38~48μm。添加3Ti+B4C后,复合材料中NiAl晶粒明显细化,硬度提高。TiC、TiB2主要分布在NiAl晶界,少量分布在晶内,分布相对均匀,随添加3Ti+B4C含量的增加,TiB2、TiC颗粒由形状不规则的细小的颗粒转变为规则的六棱柱状、长方体状和类球形形状,两者分别由Ti分别与B4C分解出的B和C原子结合而形成的。反应产物的孔结构主要是通孔+闭孔结构,B4C颗粒的分解与消耗,在其位置形成闭孔。通孔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初始压坯中存在一些间隙孔,在反应过程中间隙孔发生迁移及合并及气体的溢出。随3Ti+B4C含量的增加,产物致密度提高,即孔隙率降低,抗压强度先增加后逐渐减小,但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 (3)在NiAl中添加不同含量的成品TiC+2TiB2合成NiAl/(TiC-TiB2)复合材料,物相也是由NiAl、TiC、TiB2三相组成。添加增强相后NiAl晶粒也明显细化,硬度有所提高。TiC、TiB2主要分布在NiAl晶界,TiC、TiB2不参与反应,随添加量的增加,反应放热量逐渐降低,NiAl熔体量也相对减少,NiAl相在长大的过程中,增强相颗粒会被推挤到NiAl晶粒的晶角或晶界处,极少量的增强相颗粒位于NiAl晶粒的内部,增强相颗粒的分布存在偏聚现象。通过孔结构观察,主要由通孔组成,通孔结构主要是Ni、Al反应形成。随加入的(TiC+2TiB2)含量的增加,孔结构变得疏松,导致孔隙率增加,抗压强度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