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uwan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始于1992年的“老农保”由于筹资机制不健全、给付水平过低等原因缺乏可持续性而最终难以为继。2009年开始试点实行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对于逐步改变农民养老方式、缩小城乡差距、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进步意义。作为一项关系到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社会系统民生工程,新农保的可持续性是其能否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关键制约条件。所以,为避免重蹈老农保覆辙,在其实施初期,有必要对其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及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探讨。  本文在明确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等概念的内涵基础上,由制度发展演变的角度出发,从新农保制度设计、制度运行、制度监管、制度调整和制度目标实现以及外部宏观环境等六大方面构建新农保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明确了单个指标可持续性等级评价值的确定方法以及整体可持续性等级的划分。然后,以河北省为实例,开展实证研究,最终得出河北省新农保在2009-2030年间的整体可持续性水平,最后,针对可持续性评价,对以上各方面进行系统思考,提出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本文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第1、2章),介绍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点;界定相关概念,阐述制度变迁、公共财政等理论基础;对新农保及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第二部分(第3章),介绍我国农保制度发展历程,并进行相关反思。第三部分(第4、5章),构建新农保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明确可持续性水平评分办法及等级划分,并以河北省为实例,开展实证分析。第四部分(第6章),从完善制度内容设计、提升制度运行能力、改进制度监管体系等方面构建新农保可持续发展框架策略,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第五部分(第7章),进行研究总结和展望。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一是构建了新农保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主要指标开展定量测算,二是构建了养老保险关系城乡衔接机制,三是对个人账户计发系数、最低基础养老金及增长机制以及缴费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对策。
其他文献
期刊
单北村党支部坚持对广大党员进行邓小平理论教育,用理论武装全村党员干部的思想,提高了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他们的作法是:1、狠抓村党支部班子的理论学习。在组织理论
昆烟企业党委下属51个总支(支部),共有党员1300多人,其中离退休党员300多人。企业党委班子除一名主管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副书记外,都是党政工作“双肩挑”。在企业生产经
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基础条件,是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完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