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这一制度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在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中仍然面临诸多风险。然而,目前由于社会各界对风险本质认识有待深化,导致风险类别分类标准不一,风险防控措施缺乏可行性和实操性,风险应对过于依赖政府等问题。为了更为有效地促进治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中的风险。首先,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中的风险内涵进行界定。其次,通过文本分析法梳理了当前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案例中暴露出来的风险,并结合学术界对于风险类别的观点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风险进行按主体分类。购买主体造成的财政超负和浪费的风险、权力寻租和腐败的风险和公共服务质量降低的风险。承接主体造成的逆向选择风险、垄断供给风险和道德风险。享受主体造成的供需错位风险和政府公信力受损风险。最后,通过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参与方进行访谈,深入分析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中相关主体的风险成因,主要是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中法律法规不完善,购买行为的监管不到位,主体能力发展不足。结合风险治理理论和当前实践中存在的不足,要减少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中的风险首先应当组建多级风险治理委员会、构建风险交流网络平台和完善风险问责机制以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风险治理体系;其次,还需要加强购买主体的风险能力建设、加强承接方风险责任认同、提高公众风险治理参与意识等以提高各主体的风险治理能力。本研究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中的风险治理问题做出了回应,但是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研究中涉及的访谈对象主要来自政府部门,而作为承接主体的访谈对象比较少。另外,在研究过程中所需要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相关文件由于其存在隐私性,所以获取的也不多。为提升研究的科学性,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当搜集更多的数据、文件材料作为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