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嘌呤聚吡咯分子印迹电化学微传感器的研制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fl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嘌呤在人体内的存在量与人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但其存在环境复杂,共存物质较多,因此构建一种能对黄嘌呤进行快速、灵敏、准确识别和检测的方法,在对其相关疾病的快速有效诊断上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电化学型传感器以其构造简单、体积小巧,易于携带,对检测环境要求低而成为实用的早期疾病的诊断手段。极小表面积的微电极可适用于小区域的实时快速检测,而分子印迹聚合物因能在较复杂环境中具有对目标分子的专一选择性而常用做传感器的识别元件,纳米材料的增敏效应则有望改善印迹膜微传感器灵敏度受限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在碳纤维微电极表面构筑了分子印迹膜,制备了黄嘌呤分子印迹膜电化学微传感器,实现对黄嘌呤的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快速识别检测。主要工作如下:(1)研究了黄嘌呤微传感器印迹膜的最佳制备条件和所制备印迹微传感器的分析性能。在与其常见结构相似物和共存物的竞争性反应中,该印迹膜微传感器对黄嘌呤表现了良好的专一识别性,印迹因子IF达6.63。与印迹膜常规电极的印迹效果相近,但吸附平衡时间更短和动力学常数更小。在优化条件下,黄嘌呤的微分脉冲伏安响应电流与其浓度在4.0×10-6M6.0×10-5M和8.0×10-5M2.0×10-3M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5×10-7M(S/N=3)。传感器对XA具有良好的重现性(RSD,2.0%,n=10)和稳定性(RSD,3.2%,n=10),用于人体血清中XA的实际检测,回收率在94.2%108.4%之间。(2)黄嘌呤本身电活性较弱,在体内局部区域的含量较低,因此借助纳米颗粒的增敏效应,研制了灵敏度更高的石墨烯掺杂印迹微传感器并测试了石墨烯掺杂后对黄嘌呤的增敏效果。所制备的石墨烯掺杂印迹膜微传感器响应速度更快,亲和力更强,印迹因子IF提高到15.4,检测限降低了2个数量级,可达5.0×10-9M,微分脉冲伏安法线性范围为2.0×10-88.0×10-6M和1.0×10-53.0×10-4M。(3)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谱(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和电化学交流阻抗图谱(EIS)对分子印迹膜的制备、微观形貌和结构特性进行了表征。通过SEM、FTIR和拉曼光谱验证了石墨烯、聚吡咯在电极表面形成了纳米复合物;采用拉曼光谱和XRD研究了石墨烯复合物的组成结构,说明掺杂印迹膜的形成过程。并通过电化学交流阻抗谱、循环伏安法、微分脉冲伏安法和计时电量法等探讨了印迹膜微传感器对目标分子的识别作用以及掺杂石墨烯的增敏机理。
其他文献
从土地综合价值出发,将一般用于宏观研究的情景分析法引入微观领域,根据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最佳、最差和最可能情景模式,确定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开发的情景过程及其对比
开宗明义,超高层建筑的特点就是高度特高,因此,导引其向上施工的测量难度极大。在分析了影响超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的若干因素后,介绍几种用于超高层建筑施工的高精度测量新技术
目的建立测定荆芥穗挥发油中薄荷酮、胡薄荷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选用色谱柱为HP-5(Crosslinked 5%PHMe siloxane,0.53 mm×30 m×2.65μm);色谱柱程序升温
海洋环境中,由于结构和性能的需要,大量不同电化学连接特性的材料不可避免地进行接触。金属材料在这种苛刻的环境中由于电偶腐蚀的作用,腐蚀过程明显加快。多年来人们已对各种材
以发烟硝酸萃取色层法测定土壤中90Sr简单 ,快速 ,结果精密度较好。给出了分析步骤。
香云纱又称莨绸,是一种运用自然染料手工染色的丝绸织品,由于其自身的凉爽、柔滑、抗皱、吸汗等特点,成为夏季服装的理想面料。但市场上的香云纱服装设计定位、品种等较为单
信托行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使之越来越受到市场和监管部门的关注,信托在短短几年时间内便一举超越证券和保险成为管理规模仅次于银行的第二大金融板块。在其飞速发展的同时,无论
本文报告用电化学法制备高铁酸钠(Na2FeO4)浓溶液(50~80g/L)合成高铁酸钾(K2FeO4)结晶新工艺,由于电解产量和稳定性大大提高,选择了结晶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一次结晶收得率92.35~96.3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而收入差距也呈现扩大的趋势。不断恶化的收入分配差距会对我国的经济增长造成怎样的影响呢?这是本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运用了理论分
政府审计日益关注公共管理问题,而公共管理的最重要环节是公共决策过程,在开展公共管理审计时,究竟能否涉及公共决策审计问题,已经成为衡量审计能否提升公共管理有效性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