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但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经典的Sampson种植学说虽被广泛接受,但经血逆流是个普遍现象,却只有少部分人发病。种植学说不能满意解释这一现象,因此近年来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表明:子宫内膜组织在异位黏附、侵袭、血管生成与异位内膜种植成功关系密切,从而提出一个新的病因学说,即血管形成学说,并成为国内外妇产科医生关注的一个热点。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种植过程中有显著的血管形成,血管形成调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血管形成中起重要作用,但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是一类具有血管活性的细胞因子,可能参与异位子宫内膜种植过程中的血管形成。目前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对TN-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血液和腹腔液中,对在位和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尚无较系统地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可特异性地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可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则是血管生成的定量指标,可反映新生毛细血管生长情况。因此研究上述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可以从血管形成方面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