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含二氟硼结构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在生物活性物质检测与成像中的应用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tangda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生物体进行代谢活动中会产生各种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在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常情况下,自由基的含量处于一个平衡水平,它们参与细胞信号转导、体内物质与能量的合成和代谢等,但是如果含量失衡,就会导致机体功能的紊乱,诱发各种疾病。单线态氧(1O2)作为活性氧(Reactiveoxygen species,ROS)的一种,在自然界存在较广泛,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它在生物体系中的作用。许多研究已证实,1O2在免疫系统调节、基因表达、细胞生长调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此外,1O2已广泛用于肿瘤光动力学治疗。1O2在体内过量表达,也会引发疾病,如生血性原卟啉症、皮肤癌等都与1O2密切相关。因此,建立一种生物体系中1O2的有效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生理学和病理学意义。荧光探针法具有操作简单易行、灵敏度高、动态响应范围宽等特点,而且分子荧光探针的低毒性、易穿膜性等特点使其可以用于活细胞内生物活性分子的检测。通过测量荧光强度、波长、寿命等参数,再辅以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能够实现活细胞、组织以及活体中待测物的实时、原位、动态可视化。因此对于高活性、短寿命的自由基而言,基于荧光探针的荧光成像技术是一种理想的在体检测方法。本论文针对细胞内活性氧物种的检测,从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出发,主要开展了以下两方面的研究工作:(1)对自由基的生理病理作用及其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总结了1O2的检测技术进展情况,并对二氟硼类化合物在构建荧光探针及相关生物分析方法方面进行了综述。(2)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1O2荧光探针DFBA。该探针以二氟硼化合物为母体,蒽为响应基团。反应前由于光诱导电子转移(Photoinduced electron transfer,PET),探针本身荧光很弱,当与1O2特异性反应后,蒽被氧化为内过氧化物,PET作用被抑制,探针荧光增强,从而实现对1O2的定性和定量检测。该探针对1O2表现出好的选择性,其它竞争性自由基、还原性物质(谷胱甘肽、L-抗坏血酸)和金属离子不干扰。探针检测1O2的线性方程为F=47.26+7.16[1O2](μM ),线性相关系数0.9990,线性范围和检测限分别为6.0×10-77.2×10-6M和75 nM。更为重要的是探针对1O2瞬时响应,反应快速,从而可以对高活性、短寿命的1O2进行快速捕获,有利于原位检测。通过MTT实验证明了探针的低毒性。以探针成功实现了PMA刺激的小鼠巨噬细胞(RAM264.7)中1O2的荧光成像,从而为研究生物体中1O2的生理、病理功能提供了合适的荧光探针。
其他文献
电子电路基础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程,对电子设备、信息系统和通信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专业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电子
从职业技术学院口语交际教学的实际出发,站在新的视角,对教师的口语交际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积极的探索,阐述口语交际教学中的几个互动环节,有益于广大师生进行积极的实
论文针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中贵金属催化剂活性不高,价格昂贵等问题,以竹炭(BC)作为载体材料,合成出高效Pt/BC、Pt-Ni/BC复合催化剂,并对催化机理与电化学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研究。利
针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展开讨论,通过对历年停电事故的分析,总结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改造老旧电网设备,降低短路电流水平,统一电网调度和管理,制定有
时行感冒是一种由时行戾气引起的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高,潜伏期短,传播迅速,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而且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中医学对时行感冒的认识,加强中医药防治
<正>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治疗乳腺癌常用的手术方式,但是由于其创伤较大,常造成患者术后剧烈疼痛,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术后静脉注射阿片类药物能缓解疼痛,但阿片类药物常会
竣工结算不仅仅是确定建设工程项目投资造价的重要阶段,既是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后编制竣工决算,还是确定新增加的固资产价值的最直接的依据。而通过一定的措施,对建设工程
本文论述开放分布式处理参考模型(RM-ODP)与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的关系,介绍RM-ODP的主要内容、视图描述方案及一般的建模方法,提供了视图语言的简要和规则。最后指出ODP五咱视图的一致性问题并
在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道路上,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的课程标准也在不断的变革。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
<正>子宫肌瘤为衍生自单个子宫肌层细胞的单克隆性良性肿瘤,生育期妇女患病率约为20%~25%,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现就近年来中西医对子宫肌瘤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