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融资决策是企业重要的财务决策之一,也一直是理论界与实务界所关注的焦点。企业的融资决策决定着企业的资金来源以及融资成本的高低,对企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我国资本市场有着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现象,这些都无法再用传统的融资理论来解释。随着近几年行为金融学的兴起,传统理论中“理性经济人”的假设遭到质疑,学者们纷纷开始从非理性的角度来研究资本市场的金融异象。我国的投资者以散户为主,且大多数投资者都是个人。由于投资者自身情况诸如生活环境、学历、年龄、性别等不同在获取同一信息时会有不同的认知与决策。上市公司因此会根据不同的市场时机做出最利于自身的融资决策,这种投资者与管理者的投机行为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因此,本文厘清了我国投资者异质信念对上市公司融资决策的影响,并试图解释我国资本市场融资规律,切实探究了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融资问题,减少投资者之间由于较大的异质信念对公司经营决策造成的不良影响,以期为上市公司再融资提供借鉴。本文选取2010年3月31日至2013年12月31日,主板的沪深A股再融资样本,实证研究了投资者异质信念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决策的影响。本文共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本文的绪论部分。这部分阐述了研究背景、现状、意义,并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异质信念的研究文献以及异质信念对融资决策的影响,国内学者对这部分研究近几年逐步展开。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部分。这部分阐述了经典融资理论:MM理论、权衡理论、代理理论、优序融资理论等。行为金融理论的产生源于一系列基于有效市场假说无法解释的金融异象,随着非理性经济人的提出以及对有效市场假说的质疑,融资理论也逐步发展。理性的管理者会在最恰当的市场时机选择可以获得超额收益的融资方式,股权融资偏好明显。第三部分是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环境以及融资特征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分析上市公司权益市场融资以及债券市场融资的情况,发现债券市场发展较早,但无论其规模和速度都不如权益市场。近几年债券市场发展较快,逐渐成为上市公司融资的重要工具。然而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始终较高,在内外源融资方面,外源融资总是优先于内源融资,这些都与经典的融资理论不符,因此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来解释这些异象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是本文的实证研究部分。通过选取样本实证分析投资者异质信念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决策的影响。卖空限制与异质信念双重条件下,异质信念的程度会影响公司的融资决策,而我国于2010年3月31日开始实施融资融券制度,标志着卖空机制的形成,因此第五部分对于融资融券标的股票进行单独分析。第六部分为本文的总结部分。总结论述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并提出可行性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第一,我国上市公司有股权融资偏好的现象,在内外源融资时会倾向于选择外源融资;第二,我国资本市场由于其本身不够完善,投资者异质信念情况较为严重。在卖空限制下,当投资者异质信念较大时,上市公司在进行再融资决策时更倾向于选择股权融资;而当投资者异质信念较小时,公司才会选择债权融资;第三,融资融券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由于异质信念的差异所导致的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即对于融资融券标的股票而言,投资者异质信念大小对于融资决策的影响减少。根据前述结论提出了以下建议:第一,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从源头上减小异质信念的程度;第二,优化投资者结构,培养理性投资者,从信息传递过程中减小投资者的异质信念;第三,进一步放开卖空限制,降低投资者参与卖空的门槛,从根本上改变股价过分高估现象;第四,拓宽融资渠道,提高债券市场的竞争力。本文的研究可能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第一,融资决策是公司财务决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为金融学中对于投资者异质信念的研究在近几年也成为热点问题。结合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研究公司的融资决策特征,在近年来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为融资方式选择动机问题提供了新的解释。但是现有文献选取的再融资决策数据均是基于2010年以前的数据,当时我国正处于严格的卖空限制之下。虽然有较为明确的结论,但由于我国的特殊环境背景,近几年我国股市发展迅速,数据稍显落后。同时我国股票市场的融资融券交易试点于2010年3月31日正式启动,这表明我国的股票市场可以进行卖空操作,异质信念与卖空限制的双重前提开始放松,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的引入是否会影响以前学者的研究结论?本文正是选取2010年3月31日之后的数据,研究异质信念对公司融资决策的影响,探究我国特殊制度背景下投资者异质信念是否还会影响公司的融资决策。第二,现有文献即使有文献将数据选取截止到2010年3月31日之后,也未将融资融券标的股票区分出来研究。本文只选取2010年3月31日之后的数据,将融资融券标的股票与非融资融券标的股票分开研究。先对非融资融券标的股票进行分析,这部分股票相当于在严格卖空限制下投资者异质信念对于公司融资决策的影响。其次,对于融资融券标的股票进行单独分析,探究融资融券制度的引入是否能够消除或减小投资者异质信念对于公司融资决策的影响。最后,根据融资融券标的股票的数量从非融资融券标的股票的数量中随机选取将相同数量的非融资融券标的股票作为对照组,与融资融券标的股票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研究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