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血清生物化学联合卵巢血流动力学对卵巢储备功能监测,与传统子宫次全切除术的对比,探讨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的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推广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我院妇科门诊初步诊断为子宫肌瘤、有手术指征并同意进行子宫切除术治疗的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进行术前检查,并分别行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的子宫次全切除术(研究组n=30,年龄为43.56±3.51岁)和传统子宫次全切除术(对照组n=30,年龄为43.93±3.77岁),根据患者原月经周期推算随访时间,分别在术后第1个原月经期第3-5天(或经阴道超声提示为卵泡早期)及在术后第3个原月经期第3-5天(或经阴道超声提示为卵泡早期)进行随访,术前检查及术后随访内容包括监测血清生物化学指标AMH、FSH、LH,以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双侧卵巢间质动脉的PSV、RI。运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种子宫次全切除术式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结果:1、两组患者的年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生物化学指标分析:两组患者术前AMH、FSH、L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MH呈下降趋势,术后相同时间点研究组AMH值高于对照组,不同时间点、两组间及组间·时间点的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FSH呈上升趋势,术后相同时间点研究组的FSH值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及组间·时间点的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相同时间点研究组的LH值低于对照组,两组组间及组间·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卵巢血流动力学指标分析:两组患者术前PSV、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SV呈下降趋势,术后相同时间点研究组PSV值高于对照组,不同时间点、两组间及组间·时间点的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时间点研究组的RI值低于对照组,两组组间及不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时间点的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术后48小时内发热情况、拔除尿管后尿潴留的发生及手术切口甲级愈合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子宫次全切除术相比,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的子宫次全切除术在研究时间内对卵巢储备功能无明显损伤性影响,该术式既能切除病灶,又能维持原有卵巢储备状态及供血环境,手术难度及术后近期并发症也未增加,对于无生育要求的未绝经女性患者来说是可以保障术后生活质量的手术选择,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