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阳经济区是中国第八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发展战略已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该区域的发展与整个辽宁省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密切相连。然而,在发展中沈阳经济区内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的现实客观存在,这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消极影响,因此,对沈阳经济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差异程度进行分析和对缩短差距、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进行探索是有着重大意义的。 本文以公平正义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为研究基础,以沈阳经济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研究切入点,根据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构建沈阳经济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采用变异系数法对沈阳经济区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卫生、基本社会保障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四个方面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测算沈阳经济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差异程度,从行政区划管理的分割性、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失灵、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政府间合作机制不完善几个方面分析了沈阳经济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沈阳经济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指导原则及具体对策,包括构建跨越行政区划的政府主导的多元合作机制、构建多元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优化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以基本公共服务为导向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和监管体系等。为沈阳经济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本文的创新之处是采用变异系数法定量分析了沈阳经济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差异程度,同时从区域协同治理的角度提出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不足之处在于客观上受笔者自身理论水平、研究能力以及研究对象资料获取较难的限制,指标的构建和分析缺乏全面性和深入性,同时本文仅仅考虑了区域内市际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差异,对城乡较少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