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熔盐中电沉积法制备镁基合金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ei8308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镁以其贮氢容量大、密度小、资源丰富且价格便宜、对环境无毒性的优点而成为固态储氢材料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被认为是最具有开发前景的储氢材料。本文从尿素-乙酰胺-溴化钠低温熔盐体系中电沉积出镁基合金,并研究了该合金电化学性能。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阐述如下:  (1)研究了Ni(Ⅱ)-Mg(Ⅱ)在尿素-乙酰胺-溴化钠熔盐中的电化学行为。循环伏安曲线表明了Ni(Ⅱ)-Mg(Ⅱ)能在该熔盐体系中沉积出来。Mg的还原受Mg2+扩散控制,Ni的还原受Ni2+扩散控制。恒电位暂态极化实验、恒电流暂态极化实验研究了Ni(Ⅱ)-Mg(Ⅱ)的还原成核过程,结果表明Ni(Ⅱ)-Mg(Ⅱ)在阴极上还原的过程只有两步即成核和长大。同时研究了沉积参数对制得的镁镍合金的影响,结果表明,Mg的原子百分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最佳的沉积温度为383K;Mg的原子百分含量随着沉积电位的负移先增大后减小,最佳的沉积电位与第一个还原峰的电位相差-0.5V、-0.6V过电位;Mg的原子百分含量随着沉积时间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选择最佳沉积时间为40min; NiCl2与MgCl2的浓度比CR=1∶2时,Mg的原子百分含量最高。  (2)研究了Mg(Ⅱ)-Al(Ⅲ)-Ni(Ⅱ)在尿素-乙酰胺-溴化钠熔盐中的电化学行为。依据循环伏安实验可知Mg(Ⅱ)-Al(Ⅲ)-Ni(Ⅱ)可以在该熔盐体系中沉积出来。Mg、Al的还原受Mg2+、Al3+的扩散控制,Ni的还原受Ni2+扩散控制。恒电位暂态极化实验、恒电流暂态极化实验的结果表明Ni(Ⅱ)、Mg(Ⅱ)、Al(Ⅲ)共沉积时的成核过程只有两步即成核和长大。同时研究了沉积温度和沉积时间对Mg(Ⅱ)-Al(Ⅲ)-Ni(Ⅱ)合金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Mg的原子百分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随着沉积时间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少,最佳沉积温度为383K,最佳沉积时间为40min。  (3)利用恒电位沉积法在最优条件下制备出Ni-Mg、Ni-Mg-Al合金。利用扫描电镜(SEM),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了所得镀层的表面形貌、元素组成和物相结构以及存在形式。结果表明合金薄膜中有Mg、Ni、Al三种元素,薄膜与铜基体的结合紧密,分布均匀。XRD检测发现合金中存在镁镍合金相,镁铝合金相。
其他文献
该论文不仅对两种聚醚酯多嵌段共聚物:聚环氧乙烷-对苯二甲酸丁二酯(EOBT)和聚环氧乙烷-对苯二甲酸乙二酯(EOET)多嵌段共聚物中软硬链段在淬这程中的结晶行为做了系统的研究,
在发展聚合物载体化反应的背景下,将多功能的高价有机碘试剂负载于聚苯乙烯树脂,制备高价碘聚合物试剂而应用于有机合成成为该文的研究重心.首先,我们致力于拓宽聚苯乙烯负载
论文研究了有重大工业应用背景的以TiO和AlO为混合载体的一种新型Ni-W型加氢脱氮催化剂的制备、评价、改性和表征.把不同比例的TiO和AlO粉末混合均匀,挤压成条状.利用等体积
该文主要研究蒽酮类衍生物C=C双键及C=N双键的合成及其热色性能.在C=C双键类蒽 酮衍生物的合成中,研究人员发现应用文献报道的方法不可避免的有氧化产物存在.该文描述了在以
小波分析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的数学工具,并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许多科学领域.该论文首先研制开发了小波变型伏安分析仪,然后对小波变换用于电分析化学信号的在线分析、光声光
为了解决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社会生活等带来的振动噪音危害,基于橡胶特有的粘弹性,以橡胶作为基体来研究其阻尼性能,而橡胶材料发泡后,内部产生了许多孔隙,孔隙的存在改变了声音的直线传播,使其变成了多孔吸声材料,最终具备了吸收声音的能力。丁基橡胶有着特殊的分子链结构,双键数量较少,而且有大量的侧甲基在分子链上,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阻尼吸声材料。稀土是一种有着独特电子层结构的元素,且其具有特殊的光电磁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