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地使用权市场作为中国农地制度在使用权层面的创新形式已经发展了近二十年,但其发育现状并不能令人满意。
本文在回顾中国农地制度变迁历史的基础上,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对山东省德州地区四县市36个村庄的农地使用权市场进行了实地调查,考察的结果表明这一地区的农地市场发育呈现出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农地市场总体发展较慢与农户转租意愿并存;二是农地使用权市场发育的自我封闭性。随后,以此经验研究结论为基础,分化出两条研究主线,一是进一步对农户进入农地市场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明晰影响农户决策的主要因素,试图探求农村社区农地制度安排的决策者及决策过程;二是以农地市场的关键变量——农地转租租金为研究主线,构建一个低地租刚性的分析框架,对农地市场发育的自我封闭性进行解释。研究的主要结论有:农户进入农地市场的意愿主要与农户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耕地面积、社区制度条件以及农户的权能认知状况显著相关,而集体意愿与农户意愿在统计意义上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在农地使用权市场发育过程中,社区集体(村领导)的意愿对农户的行为决策并没有明显的制约作用,农地制度变迁方向根本上是由农户集体意愿所决定的;尊重农户的意愿,尊重地域差异性,赋予农户更大的农地权利及决策默许性,由农户来进行中国农地制度的诱致性变迁是当前农村社区的最优选择;农村“熟人社会”的专有性关系及农业生产的专用性特征是导致农地市场自我封闭性,即低地租刚性的主要原因;消除农地转租的外部约束条件,培育农户的市场意识,增强农地供给方的转租意愿是促进农地租赁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