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次探讨了微波方法在1,3,2-二氮磷杂环戊-4-酮类化合物合趸的应用,并选择性比较了干馏法与微波法的优缺点,发现微波法具有反应时间短、收率高、操作简便等优点,为合成此类磷杂环提供了新途径. 发现P(NEt<,2>)<,3>与含芳氧(α-取代)乙酰基的双酰胺化合物的缩合反应主要受电子效应及立体位阻效应的影响. 首次发现2-硒-1,3,2-二炮杂环戊烷在苯回流条件下磷硒双键的重排现象,对重排过程及产物结构做了分析,发现了产物分子间的氢键作用.研究了P(NEt<,2>)<,3>与具有不同反应活性多官能基底物的缩合成环反应,对比了碘催化法及干馏法的适合条件与范围.培养了化合物II1、Ⅳe、A2的单晶,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分子的结构.生物活性测试表明,绝大部分化合物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部分化合物还表现出优良的选择性除草活性及杀菌、抗病毒活性.另外,为了进一步研究不同类型磷杂环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作者还探讨了Lawesson试剂与不同底物(α-氯代乙酰胺、α(β)羟基腈、α(β)氨基腈等)的成环反应, 合成了18个新化合物.发现LR与3-(2-呋喃基)丙烯醛的加成反应不遵从正常的Diels-Alder途径,推测其可能经历了一个特殊的加成重排机理.生物活性测试表明,这些杂环化合物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