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光照下的人脸识别技术研究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9116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脸识别技术是模式识别和机器视觉领域最富挑战性的研究课题之一,它在公共安全、信息安全、人机交互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经过三十多年的研究,人脸识别技术在理想环境条件下已达到实用程度,但是在环境不可控的情况下,由于光照、姿态、表情、遮挡等变化的影响,已有的人脸识别算法性能大大下降,其应用范围也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因此,针对各种变化的鲁棒的人脸识别技术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主要针对不同光照条件下的人脸识别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完成的工作概括如下:首先,在图像预处理环节,本文提出了一种人脸图像光照补偿的新方法。通过构造原人脸图的二值图,从而确定出原图所属的光源方向。然后,在除正面光源外的每个光源方向上构造出通用的平均亮度差值来进行光照补偿。最后,结合去掉三个特征值最大的PCA特征向量的方法进行识别。实验表明,这种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光照变化条件下的人脸识别率。其次,在特征提取环节,分别介绍了PCA,2D-PCA,2D-LDA和PCA+LDA四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其中,2D-PCA和2D-LDA都是基于2D人脸图像矩阵而无须矢量化的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运算量和矩阵奇异的问题。而PCA+LDA算法则是先用PCA投影矩阵将原始向量空间降维,然后再用LDA进一步降低维数并获取精简的分类特征,从而在能够很好地表示图像的结构信息的同时减少了计算量,也避免了LDA的矩阵奇异问题。在分类器设计环节上,介绍了4种经典的分类器:最近邻分类器,k-近邻分类器,SVM和贝叶斯分类器,其中重点讨论了贝叶斯分类决策的基本原理及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最后,在原始图像集、直方图均衡化的图像集和用本文提出的光照补偿算法补偿的图像集上,分别将不同特征提取方法与不同分类器进行组合实验。在实验数据中分别从光照预处理,特征提取方法和分类器三方面进行分析,从中得到在不同光照条件下识别效果最好的组合:先用本文提出的光照补偿对图像进行预处理,然后结合PCA+LDA方法和贝叶斯分类器。
其他文献
在语义网中,资源描述框架(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 RDF)主要用于实现网络上信息系统的语义本体描述。由于不同的信息系统可能使用不同的语言数据描述方式,相同的语
互联网己经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日益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同时,带来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成为一个不得不重视的问题。嵌入式平台作为一种安全、高效、低成本的平台,
目前乒乓球机器人系统普遍存在两个难题:首先,乒乓球高速运动时,机器人较难在短时间内做出反应;其次,机器人无法识别来球类型(如下旋、上旋、无旋等),不能判断来球是否旋转以及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的规模不断扩大,复杂性也越来越强。传统的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由于其自身的一些缺点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网络管理的要求。近几年来,可
计算机的应用促进了控制理论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工业控制的微机化、智能化、网络化和先进控制理论的应用。同时,成功的应用也促进了控制理论的持续和深入的发展。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对于一个国家或者企业越来越重要,人们被淹没信息之中,却得不到更多有用的知识。因此数据挖掘技术应运而生,并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关联规则挖掘作
Web2.0时代的到来为社交网络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并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人们分享和发布的信息越来越多,隐私安全问题越来越严峻,隐私保护需求越来越强烈。
当今工商领域电子政务系统中,内部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电子政务系统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本文以此类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在本文中,作者首先分析了原工商电子政务系统内部的安
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广泛普及和应用,计算机己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人们对掌握计算机知识的需求与日俱增。计算机课程己成为从小学开始的各层次学校学生的必修课程
即时通信系统的研究是互联网中的一个热门方向,尤其是企业级即时通信系统更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企业级即时通信软件的诞生,给企业的管理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手段,推动了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