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钉螺是血吸虫的惟一中间宿主,钉螺的地理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血吸虫病疫情的空间分布。与其他动物类似,钉螺的空间抽样调查也是一项艰巨的工作,研究钉螺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空间自相关对优化钉螺空间抽样方案、尽快获得钉螺统计信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地统计方法,探讨该样地钉螺在不同样点尺寸和样点间距情况下的空间变异规律,研究结果为今后进行钉螺空间采样调查设计方案提供参考依据。2013年11月恒湖茶叶港草洲调查中,在50米×50米草洲范围内全覆盖采集获得该范围内钉螺数据“真值”,17种样点间距为0情况下不同样点尺寸空间方案与样点尺寸为1×1时9种不同样点间距空间方案,钉螺空间变异特征的样点尺寸和样点间距效应。2014年11月在同一区域350米×310米范围内模拟实际钉螺调查,用等间距“棋盘式”采样调查钉螺数目,讨论42种不同样点尺寸-间距的组合下钉螺的空间变异特征规律的变化。结果为:试验样地钉螺采用系统规则采样方式,在规则网格数据内样点尺寸和样点间距的变化并不会改变其数据结构,其空间变异函数各项异性方向性并不发生改变。2013年全覆盖“真值”数据中,样点间距固定时,块金值随样点尺寸增大呈U字形变化规律,基台值与块金基台比与样点尺寸变化规律不明显。样点尺寸一定时,块金值和基台值在一定样点间距内变化波动趋于稳定,反之,其块金值和基台值变化波动大。2014年模拟实际采样调查数据中,当样点间距较小时,不同样点尺寸钉螺的块金值变化波动较小,而基台值与块金基台比值受样点尺寸变化明显,在相同样点间距下,随着样点尺寸的增大,基台值与块金基台比值随之减小;因此,样点尺寸与样点间距对空间变异特征的影响存在着差异。在实际调查中,可以根据调整样点尺寸或样点间距以改变空间变异特征参数结果,来实现实际调查的精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