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代谢组学作为代谢组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种属、不同产地等植物的代谢物差异研究中。普洱茶是中国名茶中一种重要茶类,因其独特的香味口感加上具有多种有利于健康的药理功效,受到大众的喜爱。本研究以普洱生茶为研究对象,采用现代分析技术对其水溶性成分进行代谢组学研究,试图探索不同茶山普洱生茶的代谢物差异。首先,采用UPLC/Q-TOF-MS技术,分别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对普洱生茶水溶性成分进行全面的定性分析。通过综合保留时间、质谱数据以及可靠的文献资料,可以实现对普洱生茶水溶性成分进行鉴定。通过该方法鉴定出了43个化学成分,包括初生代谢物氨基酸类、有机酸类、生物碱类等,以及次生代谢物多酚类、黄酮类及其糖苷等。本实验对普洱生茶水溶性成分的综合分析将为普洱生茶的质量控制和进一步药理学研究提供基础依据。了解了普洱生茶水溶性成分的组成之后,采用1H-NMR技术建立了普洱生茶水溶性成分的代谢指纹图谱分析方法,该方法简便快捷。并且采用相似度法和夹角余弦值法对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1H-NMR代谢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稳定性和耐用性,为进一步的植物代谢组学分析提供了良好的方法基础。为研究不同茶山普洱生茶的代谢物差异,本研究收集了巴达、景迈、南糯和易武四个茶山生茶的普洱生茶各10批次。应用建立的1H-NMR代谢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对普洱生茶水溶性成分进行制谱。得到的数据运用系统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稀疏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多种模式识别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无监督模式下,系统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样本原始数据中绝大部分原始变量包含的信息对分类并无贡献,样本不能得到区分。在有监督模式下,PLS-DA将组间差异进行了放大,样本基本能按茶山属性进行区别,但分型仍不够理想。为了除去对分型没有贡献的变量,得到更好的分型,选择s PLS-DA法对原始变量进行特征选择。结果表明,s PLS-DA大大提高了传统PLS-DA的分类性能及准确度,筛选出对分型贡献大的变量,这些变量主要来自缬氨酸、苏氨酸、绿原酸、奎尼酸、表阿夫儿茶精没食子酸酯等。本研究表明1H-NMR结合s PLS-DA的分析方法对不同茶山普洱生茶的代谢物差异研究具有良好的效果,为进一步了解普洱茶奠定了基础依据,同时也为普洱茶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