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中介在经济金融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发展过程中我国存在明显的金融支持力度不足的现状。为了改善现有金融服务质量,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本文从普惠金融视角,以C-A-P理论模型为基础分析我国社区银行业务的市场定位。该模型主要描述了在企业市场定位中的三个关键因素:客户、竞争地和产品。本文以这三要素为基础,详细分析我国社区银行业务的客户定位、竞争地定位和产品定位。由于我国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社区银行,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界定国外国内社区银行的定义,进而得出我国目前蓬勃兴起的只是社区银行业务而非真正的社区银行。接着结合我国已存在的三种社区银行业务模式,分析三种模式存在客户定位不准确、竞争地没有竞争力和产品缺乏创新等缺点,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美国社区银行的主要业务、分支机构的布局等,美国社区银行客户定位于当地企业、居民和农户,提供的金融服务具有个性化,定位非常准确并且具有成本低,抗风险能力强等特点。根据上述理论分析,本文借鉴中国社区银行业务的践行者—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例详细分析我国社区银行业务的市场定位,并得出我国社区银行业务市场定位主要存在以下三个版本:(1)社区银行业务1.0,该版本主要采取将网点设在社区,通过延长网点工作时间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性服务的方式。(2)社区银行业务2.0,该版本主要以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并采用摆摊销售理财产品的方式获取客户。(3)社区银行业务3.0,该版本主要是搭建社区关系链条,融合社区居民的金融服务与生活服务。最后,本文依据上述结论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第一,以客户为中心,融合多渠道客户资源。第二,在竞争地方面,超越物理网点,加大力度推动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建设。第三,在产品方面,完善产品服务体系,提供差别化信贷产品。同时,为了社区银行业务发展更为稳定,政府应提供的相应扶持政策,政策如下:第一,树立普惠金融的理念,培育普惠金融的文化。第二,开展社区银行业务的机构采取区别监管政策。第三,政府对开展社区金融业务的机构给予税收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