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网络银行应运而生,近年来,网络银行以其“3A”服务(Anytime、Anywhere、Anyhow)及成本低等优势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但是网络银行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给人们带来了便利、推动了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也带来我国金融发展的考验。由于网络银行的虚拟性、无界性,使得银行的监管方式、监管对象以及监管目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为了保证我国金融环境的稳定性、实现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增强我国国际金融竞争力,必须全面研究我国的银行监管体系,制定出适合网银特性的网络银行监管体系,提高网银监管的有效性,实现国家金融的宏观调控。因此,文章在分析了当前我国网络银行的监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各大网络银行国内国外发展影响力、交易规模以及先进性等进行比较分析,最终选定各方面都颇具代表性的大型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工商银行网络银行为例,对网络银行的的监管主体、监管对象以及监管目标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切实可行的“主体一对象一目标”式网络银行三维监管体制,并对该体制的运行机理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能给我国网络银行的监管工作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参考。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意义、研究方法与理念;第二,介绍了与网络银行、银行监管以及网络银行监管的相关理论及前人研究成果;第三,介绍了工商银行网络银行的监管现状,厘清了当前网银监管存在的漏洞;第四,以工商银行网络银行为例,分析了网络银行监管的主体、对象以及目标;第五,在前文的理论基础上,围绕网络银行的政治、经济及社会三重目标,构建了以政治、经济和道德三者监管为主线的网络银行三维监管体制,并对该体制的运行机理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通过理论构建与企业实践的拟合度问题分析,证实了本文构建的网络银行三维监管体制具备现实匹配性。通过分析,作者认为,要实现网络银行的有效监管,首先要明确界定网络银行监管的主体及对象,厘清网络银行监管的目标;然后将三者结合,综合构建适合网络银行特性的监管体制,通过有效监管,促进网络银行健康发展,增强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我国金融行业的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