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伽达默尔的友爱观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tao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是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主要研究解释学以及实践哲学,友爱观是他实践哲学的重要议题。近代以来,认识论研究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的抨击,实践哲学在西方世界得到了迅速发展。长时期内,友爱逐渐被人们所淡忘,康德伦理学中对于友爱的叙述只有寥寥几笔。决心复兴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传统的伽达默尔,将友爱作为自己实践哲学的研究重点。友爱是作为城邦间构建和平团结共同体的基础,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人类在共同生活中能让友谊发扬光大。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建立对话、宽容的和平原则可以有效避免冲突的发生,相互理解共同进步就可以实现人类共同体的和平发展。此外,伟大的哲学家们也在探讨实现友爱的方式: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提出“为承认而斗争”,为承认而斗争目的是恢复友爱而不是单单为了斗争。马克思提出劳动批判异化理论,寻求科学的克服自我异化的方法。弗洛伊德从精神角度告诉人类应该如何克服自身的精神障碍,保持自我一致,实现友爱。人们通过多种方式探讨友爱的实现途径,通过后天的教育,养成良好习惯以及稳定的生活结构,共同实现善的追求,从而达成友爱、和平与团结的状态。伽达默尔的友爱观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是有内容的且符合人类未来的发展的伦理观。它超越了康德形式主义伦理观,克服了空洞的抽象性,具有通达美好伦理世界的方法和途径,因而是可以实践的、行动的伦理观。同时,友爱观崇尚的命运共同体,实现个人与团体利益的统一,这帮助人类克服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超越了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的伦理观。因而,对于现代人培养健康理性的自我,帮助人类迈向和平友爱的共同体有着指导意义。友爱将会帮助人类实现自我和谐的发展,并维护共同生活的家园。
其他文献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民族间融合的步伐逐渐加快。民族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民族共性,同时增加了民族认同感,但伴随着民族共性的不断增加,民族独有的个性却有着
20世纪30年代是关于“事”、“物”、“理”、“事理”等概念研究的鼎盛时期,哲学家冯友兰、张岱年提出“物动为事”、“事成为物”、“物统事理”、“物源心流”等理论,并出
学位
众所周知,沈周是我国绘画史上著名的书画家,他精通诗词文赋,满腹经纶,却也能将笔墨挥洒自如,运用得得心应手,他的书画神乎其技,成为明代“吴派”首创者,他的书画作品被千古传
学位
消费文化这一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兴起的文化现象,如今以一种文化话语权的力量,影响现代人的生活。研究消费主义和消费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也就是研究现代社会生存环境中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