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是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主要研究解释学以及实践哲学,友爱观是他实践哲学的重要议题。近代以来,认识论研究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的抨击,实践哲学在西方世界得到了迅速发展。长时期内,友爱逐渐被人们所淡忘,康德伦理学中对于友爱的叙述只有寥寥几笔。决心复兴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传统的伽达默尔,将友爱作为自己实践哲学的研究重点。友爱是作为城邦间构建和平团结共同体的基础,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人类在共同生活中能让友谊发扬光大。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建立对话、宽容的和平原则可以有效避免冲突的发生,相互理解共同进步就可以实现人类共同体的和平发展。此外,伟大的哲学家们也在探讨实现友爱的方式: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提出“为承认而斗争”,为承认而斗争目的是恢复友爱而不是单单为了斗争。马克思提出劳动批判异化理论,寻求科学的克服自我异化的方法。弗洛伊德从精神角度告诉人类应该如何克服自身的精神障碍,保持自我一致,实现友爱。人们通过多种方式探讨友爱的实现途径,通过后天的教育,养成良好习惯以及稳定的生活结构,共同实现善的追求,从而达成友爱、和平与团结的状态。伽达默尔的友爱观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是有内容的且符合人类未来的发展的伦理观。它超越了康德形式主义伦理观,克服了空洞的抽象性,具有通达美好伦理世界的方法和途径,因而是可以实践的、行动的伦理观。同时,友爱观崇尚的命运共同体,实现个人与团体利益的统一,这帮助人类克服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超越了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的伦理观。因而,对于现代人培养健康理性的自我,帮助人类迈向和平友爱的共同体有着指导意义。友爱将会帮助人类实现自我和谐的发展,并维护共同生活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