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当庭宣判制度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jkxq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两种宣判方式:当庭宣判和定期宣判。长期以来,不管是刑事司法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仅仅将是否当庭宣判视为一个价值中立的纯粹技术性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然后,不论是基于诉讼基本理论进行的分析,还是就我国刑事司法实践的实证考查,均证明刑事当庭宣判制度直接关系到刑事诉讼的诸多核心问题,如审判中心主义、法官独立、“三角”诉讼结构、诉讼效率等。对刑事当庭宣判制度的合理设计,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刑事司法中的一些局部性问题,更可以成为促进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支点。就法理基础而言,刑事当庭宣判制度是程序正义的重要保障。合理的当庭宣判是集中审理原则、审判公开原则的重要表现,也是直接言词原则、诉讼效率原则、辩护原则的内在要求和制度保障,体现了刑事司法的威慑、教育功能,并可以有效促进司法独立特别是法官独立,增强庭审实质化程度,进而在更大程度上实现刑事诉讼的理想型“三角”结构,切实体现对被告人权利的保障和对程序正义的追求。然而,笔者对三个样本法院的实证调查发现,刑事当庭宣判的实际效果走向了截然相反的两个极端:或者从程序上有效促进了司法公正,或者进一步恶化了庭审的空洞化程度。具体差别的背后,是各法院法官独立程度、庭前准备程序、案件审批程序、法院目标考核、法官素质等更深层次的原因。总体而言,当庭宣判促进了庭审的实质化,增强了庭审的对抗性,对促进程序正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在某些法院,对当庭宣判率的片面追求反而浪费了司法资源,并进一步导致了庭审的空洞化。基于上述理论分析和实证考查,笔者认为:作为保障人权、促进程序正义的重要机制,刑事当庭宣判制度应当在立法上有更明确的肯定和确认。合理的当庭宣判应为刑事诉讼改革追求的目标。但是,为了避免因追求表面的当庭宣判而导致广为垢病的“先定后审”、“先判后审”等做法,在具体制度设计中应结合刑事诉讼庭前程序改革、案件移送制度改革、合议制度改革等相关措施全盘考虑,最终达致制度设计的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使刑事当庭宣判制度真正成为促进庭审中心化、实质化,提高法官独立程度,保障被告人辩护权,促进司法效率,实现程序正义的有效机制。
其他文献
土地节约集约是全面提升土地利用的整体效能,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因此,考察当前的土地节约集约现状以及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全面有效提升土地利用情况,将起到建设性的
目的观察云南白药气雾剂联合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方法 83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云南白药气雾剂联合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29例,
旨在以所建构之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模型,就台湾农村社区进行探讨,进而归纳出台湾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之要素,并通过实证研究研拟发展策略,作为台湾农村社区未来推动可持续发展
目的探讨Bmi-1、P14及P16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0份结肠癌组织标本及60份癌旁正常结肠组织,采用组化免疫方法染色,观察Bmi-1、P14及P16蛋白的
社会称谓通语是社会人际交往中的称呼,在社会历时快速变化及共时迁徙过程中时常会呈现缺环状态。在多语多文化的新加坡,中译词"安哥"是中老年华人男性的社会称谓通语。其来源
为研究以乙醇为溶剂超声波辅助提取青钱柳叶总黄酮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以液料比、超声处理时间、超声功率、溶剂体积分数为考察
<正>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5周年。公安消防部队作为一支有着光荣革命传统和优良战斗作风的铁军,作为一支特殊的救援力量,也走过了它不平凡的岁月,而它又是平凡的,平
高变异药物的生物等效性研究是一个引人关注的现实课题,本文分析和介绍了高变异药物生物等效性研究的困难及其主要解决方法,希望能够有助于国内临床研究单位加强对高变异药物
美国是一个由多个地区人民移民而形成的一个国家,不像一些其他的国家在遥远的古代就形成了一定定居部落.所以美国的国龄相对较小,文学的发展也不长,但是发展非常迅速,虽然美
大数据时代的标志之一是自媒体的井喷,使得信息的分享和传播变成了随手一触即发。这些非职业的信息发布者在行使表达自由和言论自由的同时,考虑到对他人权利的保护吗?无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