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伊始,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便拉开序幕。在课堂教学上也出现很多学习活动模式,比如体验式学习活动、探究式学习活动等。但在新课改之下,囿于固有观念和评价机制,很多一线的历史教师依然没有摆脱“满堂灌”等传统教学模式,也有一些老师虽然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但因为各种原因,组织学生参与的学习活动只是限于形式,停于浅层参与。这对学生的深度学习和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高阶思维并无太大益处。于是很多学者便着眼于从各个方面研究学生的深度学习,其中通过让学生深度参与学习活动来达成深度学习也是研究方向之一,但成果较少,尤其对于初中历史而言,让学生深度参与初中历史课堂学习活动的相关研究目前在知网中暂未查阅到。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案例研究法等方法,对学生深度参与学习活动的设计进行研究。本研究主要内容有:一是对“学生深度参与”和“学习活动”进行了概念的界定;二是通过对笔者所在地区的历史老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掌握当前该地区师生对于深度参与学习活动的状况;三是针对性地提出让学生深度参与学习活动的设计策略;四是通过案例分析印证设计策略的可行性。通过研究,本研究对“深度参与”和“学习活动”分别进行了界定,本文认为“深度参与”指的是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作为个体积极主动加入学习共同体、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充分运用学习策略、创造性地进行有效的探究学习、形成生成性的学习体验的一种学习状态;“学习活动”指的是教师为了让学生达到某一学习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利用资源、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学习而设计的、由学生调控和完成的一个活动系统。为了能够在课堂活动中评价学生是否进行了深度参与,本文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概况了相关特征,并分析了设计学习活动中会出现的典型问题和普遍性要求。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学生深度参与学习活动的设计原则,其中包括目标的针对性、预设的开放性、层次的全面性、评价的多元性等四个方面。为让一线历史教师在设计学习活动上有所借鉴,笔者把各种学习活动通过整合,归类为以对话型为主、以探究型为主和以展示型为主的三种常用的学习活动,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学习活动的设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