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控制理论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ider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规模的快速增长和各种应用的不断产生,网络拥塞问题日益加剧,仅依靠源端的流量控制机制很难使网络保持在高效且公平的运行状态,这就需要网络的中间节点也能在拥塞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由此,主动队列管理(AQM)算法应运而生,它是一种在网络设备缓冲溢出之前就丢弃或标记数据包的算法,通过保持期望队列长度,实现在减小路由器中的数据包丢失及排队时延同时保证较高吞吐量的目标,能够作为端到端拥塞控制机制的一种补充。本文主要从控制理论的角度设计主动队列管理算法,重点考虑了网络参数是变化的、控制输入具有受限特性及输入中存有时滞情况下网络拥塞控制器的设计。论文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对拥塞控制的一些基本概念,问题及目前的研究现状做了一个比较详细的综述,并对已有的具有代表性的AQM算法进行了分析比较,针对其中尚存的问题提出了本文的设计思路。2.综合考虑了输入延时和状态延时对拥塞控制器设计的影响,进一步,考虑控制输入的受限特性问题,把TCP/AQM描述成一个输入受约束的线性时滞系统,从而将拥塞控制问题转化为系统的保性能控制律设计问题进行研究。3.将动态拥塞控制系统描述为一个具有状态、输入时滞的线性时滞系统,并将实际链路带宽的摄动描述为拥塞控制系统的扰动输入,进而,用基于H_∞控制方法和线性矩阵不等式处理技术给出了系统具有最优扰动抑制度的拥塞控制算法。4.由于滑模控制具有良好的暂态性能和系统的鲁棒性,较适合网络这样复杂系统的控制。本文提出了基于滑模控制(SMC)的一种新AQM算法,旨在解决网络参数变化时也能满足对目标队列的精确跟踪。5.在总结本文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其他文献
在纸张、烟标、包装盒、pcb电路板、太阳能硅片等薄片产品制造领域,薄片叠层数量检测是必不可少的生产环节,其计数精度将直接影响工厂的经济利益和后续生产作业。传统人工计数
在实际工业生产过程中,广泛存在着时滞。时滞的存在对工业控制系统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当时滞较大,惯性时间较长并且过程对象的动态特性随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时,
高压断路器作为电力传输系统中维持电网正常工作的关键节点,要求其执行机构具有高可靠性和稳定性,传统的机械式作动机构由于复杂的结构和高故障率已经不能满足要求。永磁作动机
实际系统本质上都是非线性的,不确定性是普遍存在的,所以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线性系统的自适应控制有着基于Lyapunov型设计和基于估计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准确进行身份识别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识别技术是身份识别的最好选择。目前的生物识别技术大多是基于单一的生物特征,但是单一的生物特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作为本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信息技术之一,已得到全球业界的高度重视。随着RFID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未来十年内,几乎所有的东西都会被植入RFID标签。虽然这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嵌入式系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成为当前IT产业的焦点之一,呈现出巨大的市场需求。数字相框作为一种以数字照片的保存、回放和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