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病毒O与A型交互反应性全牛源单抗的制备及其识别表位鉴定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j88804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能够侵害猪、牛、羊等偶蹄动物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对家畜及其相关产品的国际贸易影响巨大。口蹄疫病毒一共分为7个血清型(O、A、C、Asia 1、SAT 1~3),每个血清型中不仅包含多个具有地域特征的拓扑型,每个拓扑型中还可分为多个谱系。我国O型FMDV是目前防控难度最大的病毒血清型,流行状况复杂,出现了3个拓扑型中4个谱系病毒共存的状况;而A型FMDV是抗原性变异最大的一个血清型。尽管不同血清型间不能提供交叉免疫保护,但是,有历史研究数据表明,经过O、A与Asia 1三种血清型病毒免疫,可以产生对其它血清型病毒的交叉保护,说明不同血清型间存在保守的抗原结构,这种保守的抗原结构能否诱导广谱中和抗体的应答,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采用3个不同谱系的O型FMDV毒株与1个谱系的A型FMDV毒株间隔一定时间免疫牛。利用Fluo Probes 647H和Pacific Blue分别标记FMDV O型与A型146S病毒粒子作为诱饵抗原,采用流式细胞术从外周血中分离出抗原特异性抗体分泌单个B细胞,从中获取抗体可变区基因,构建完整抗体的真核表达质粒,转染Expi 293 F悬浮培养细胞,进行单克隆抗体的表达与纯化。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实验(IF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Western-blot(WB)、病毒中和试验(VNT)来验证抗体的生物学活性。通过本研究,共表达出了56株全牛源IgG单克隆抗体(mAbs),经ELISA和IFA验证后,42株为FMDV特异性mAbs,其中14株mAbs为FMDV O型与A型交互反应性抗体,其余28株mAbs为FMDV单特异性抗体。WB结果显示42株mAbs中有7株mAbs可识别O型与A型抗原中的线性表位,其余判定为构象性抗原表位。56株mAbs中,有21株FMDV中和活性mAbs,其中20株mAbs均对A/GDMM/CHA/2013具有中和作用,该20株m Abs中又有4株mAbs同时对A/WH/CHA/09具有中和作用;21株m Abs中有3株mAbs可中和O型流行毒株,但只有1株(R50)为广谱中和抗体,可以中和FMDV O型与A型不同谱系毒株。应用IMGT数据库对R50的IGHV(D)J和IGLV J胚系基因进行定位分析,结果发现R50不仅含有超长HCDR3,且重链与轻链可变区序列使用牛胚系IGHV 1-7*02基因片段和IGLV 1-47*01/1-52*01基因片段。综上所述,本研究采用两种不同荧光标记的O型与A型146S抗原,利用单个B细胞抗体技术,筛选出了14株FMDV O型与A型交互反应性抗体,其中有1株为O型与A型广谱中和抗体,为解析型间保守的抗原结构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正>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安电厂成立于1985年,座落在河北省井陉县境内的上安镇,位于太行山东麓井陉盆地的东缘丘陵地带,东距石家庄市区25km,西距煤源地阳泉市约70km,
实验是物理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既可以用于验证物理规律和理论知识,也可以用于研究发现物理学的相关理论。实验教学可以使原本枯草无味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直观、更加有趣,
近年社区矫正刑罚制度在中国内地得到了长足发展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社区矫正过程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矫正对象在社区矫正过程中的各种权利及资源的丧失
绞股蓝,又叫七叶草、五月五,俗称遍地生根,为葫芦绞股蓝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最早记载于《救荒本草》,其后《农政全书》也有收载。绞股蓝性微寒,味苦,具有补元气,生津健脾,安神止咳,平
由于对抗生素的使用不合理,耐药菌的数量越来越多,对公众的健康极为不利。在2010-2016年期间,从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中检测发现,不动杆菌属占有较高的比例,检出率为10.76%。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这种细菌的感染多见于医院中。鲍曼不动杆菌容易定值在人体裸露在外界的体表上。在这些部位定值后,很容易引起呼吸道、败血症、泌尿系统、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