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细凹槽镀铜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qayxgflx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细凹槽内无空洞和缝隙缺陷镀铜是集成电路芯片铜布线制造工艺技术发展中需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分析了微细凹槽镀铜产生空洞和缝隙的原因,分别对微细凹槽进行化学镀和电镀实验研究,并对镀层进行显微分析和X衍射分析,分析结果及实验内容和结论如下: 微细凹槽镀铜填充效果与凹槽镀层均匀度有关。均匀的凹槽镀层有利于提高凹槽镀层填充效果。化学镀中,首先进行平面化学镀铜,考察镀件镀前处理过程以及化学镀各条件因素对镀铜效果的影响。获得了平面化学镀镀铜适宜的工艺条件:CuSO4;10g/L,EDTA·2Na:40g/L,甲醛:10ml/L,αα’-联吡啶:0.1g/L,亚铁氰化钾:10mg/L,V2O5:2mg/L,pH:12~12.5,T:40~50℃。 凹槽镀层的覆盖性与镀件的镀前处理有关,通过增加镀前处理工序,排除凹槽内滞留溶液对镀层填充的影响,实现了凹槽内均匀镀覆铜膜。施镀过程中,对镀液进行搅拌,能有效排除氢气对凹槽镀层的影响,可提高凹槽镀层均匀度。 凹槽填充化学镀过程中,通过机械和化学处理方法,实现了凹槽选择性沉积铜,即铜膜在凹槽内优先生长,明显提高了镀层填充效果。机械处理方法是手工涂抹凹槽表面上活化液,化学处理方法则是在镀液中加入0.3mg/L硫脲使凹槽表面活化中心被毒化。实验结果表明,凹槽选择性沉积铜,可实现微细凹槽无缺陷填充。 在电镀的条件下,凹槽电镀铜产生空洞和缝隙原因是凹槽内外电流密度分布不均匀,使凹槽内外镀层生长速度不一致,最终导致空洞和缝隙形成。提高电化学极化,消除浓差极化,可提高镀层填充效果。本文通过对铜离子络合剂和镀液表面活性剂进行电化学测试分析以及大量实验分析,获得了适宜凹槽电镀铜的体系及条件:80g/L焦磷酸铜、400g/L焦磷酸钾、20g/L柠檬酸铵、0.01g/L2-巯基苯骈噻唑、pH:8.5、电流密度:20mA/cm2。此体系同硫酸盐镀铜体系相比,能有效提高电极过程的电化学极化,使凹槽内外电流密度分布均匀,凹槽镀层填充效果有明显提高。 从本文实验研究结果知,电镀镀层的外观质量以及镀层的结构性能都比化学镀的镀层好。采用脉冲电镀进行凹槽电镀,在脉冲周期和占空比不变的条件下,电流密度增大,镀层质量提高,即镀层抗电迁移性增强,但凹槽镀层填充效果下降。在脉冲周期不变的条件下,减小占空比和电流密度,可明显提高凹槽镀层填充效果。
其他文献
知识产权制度与竞争法律制度有着相同的终极目标,但却有着近乎完全背离的实现路径。如何在“保护知识产权”和“维护自由竞争”之间寻求最大的平衡,在激励创新的同时最大限度
随着国际贸易分工的日益推进,中间品贸易飞速发展,中间品已经成为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出口贸易增加值也日益成为评判一国贸易利得的标准,如何提升我国在全球价
电磁净化技术作为材料电磁加工技术的一个分支,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广 阔应用前景的新型金属熔体净化工艺。在各种电磁力施加方式中,外加高频交变 磁场方式有其特有的优
学位
<正>马铃薯产业和旱作全膜双垄沟玉米产业已成为定西市安定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两大支柱产业。积极培育和扶持这两大产业是安定区种子管理站的首要职责。但是如何把种
研究了钮扣炉熔铸Ni3Al合金、真空炉熔铸和退火Ni3Al合金的显微组织及压缩性能。采用XRD、光镜、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分析了合金的相结构、组织及断口特征,利用菊池线对分析了
分析粉剂、水剂、乳油农药的生产过程,辨识各工序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对农药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如农药原药及产品、苯、甲苯、二甲苯、氰戊菊酯、甲醇、甲醛
动车组列车的性能虽然在防火安全方面较普速列车有了很大提高,但在电气设备故障、人为因素影响等情况下也可能引起火灾,列车安全防范和火灾发生时的应急处置仍存在不少难点,
拉尔夫·埃利森(Ralph Ellison,1914—)是美国当代黑人作家。他曾与另一位美国著名黑人作家理查德·赖特(Richard wright,1908—1960)在纽约市的哈莱姆区相识。埃利森和赖特
近年来,新疆不断加强文物保护和红色文化资源基础设施的建设,挖掘革命文化和红色文化精神内涵,红色文化资源在资政、育人、励志、稳疆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新疆在
<正>记者调查发现,市场的火爆导致月嫂行业良莠不齐,交一两千块钱,培训7到10天,拿着培训中心颁发的各种五花八门的证书,就可以出师接单。安徽的一位"准妈妈"马女士说,市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