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在深入挖掘壮医药外治法临床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导师李莉教授临床经验方——壮药抗炎1号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并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方法:选择西医诊断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辨证属湿热瘀结型的患者共8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壮药抗炎1号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甲硝唑注射液100ml+地塞米松2mg+2%普鲁卡因4ml+α-糜蛋白酶4000U保留灌肠。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每日1次,连续10天为1疗程。每月治疗1个疗程,经期停用。记录治疗前后临床证候积分、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局部体征积分、辅助检查改善情况,分析两组治疗后(治疗3个疗程后)总体疗效、体征疗效和证候疗效。并分析其临床安全性。
结果:1.两组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率30.0%,显效率30.0%,有效率32.5%,总有效率92.5%;对照组痊愈率10.0%,显效率17.5%,有效率45.0%,总有效率72.5%,治疗组与对照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体征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5.0%,治疗组与对照组体征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2.5%。治疗组与对照组总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结论:在总体疗效以及改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引起的疼痛症状、虚损症状方面,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总体疗效同治疗疗程有关系。说明壮药抗炎1号紧扣了该疾病湿热瘀结方面的病因,也反映湿瘀并重以化瘀为先的治疗用药理念的科学性。适当延长治疗疗程有利于提高总体疗效。壮药抗炎1号保留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确切,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安全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