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政治—解析柏拉图的哲学理想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tayangxi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知识与政治并不是严格并列的两个概念,政治与哲学倒是并列的两门学科,有专门的政治学这一学科作为知识的一部分,哲学也只是众多学科中的一门。 在古希腊,大多数人特别是柏拉图认为知识是哲学研究的对象,政治在大多意义上是实践的,而实践是要受知识是指引的,也即知识与政治可以并列起来谈,且知识与政治的结合才是哲学应该关注的话题。他认为真正正义的城邦是知识与政治完美结合的城邦,这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首先,本文论述了当时希腊社会的现状和城邦制度的特点,概述了苏格拉底以前的社会政治学说以及它们对柏拉图的影响,以及通过论述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的生平和哲学思想思考柏拉图思想的转变和形成。 其次,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柏拉图的主要哲学思想。知识学说方面,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知识观,认为应该追求绝对的善的知识;政治学说方面,他认为人不应该追求名利和利益,应该追求城邦的美德和正义;神学方面,他认为神话故事不应该充满现实世界的私利和争斗,神的本性是善的。 最后,从柏拉图《国家篇》这一著作出发结合柏拉图的生平,本文深入分析理想国家的特征和这种国家的实质也即知识与政治的关系,指出建立哲学王统治的理想国家其实也就是柏拉图的哲学理想。哲学王是柏拉图哲学理想的核心。
其他文献
本文试图通过对柏拉图的哲学戏剧《拉克斯》的释读,显现出柏拉图哲学中独特的戏剧色彩,并以此说明,柏拉图如何利用对话的戏剧性特点,服务于他最终的哲学目的。从释读的过程中,我们
该文从情感主义立场的当代危机出发,借鉴了麦金泰尔对这一问题的剖析,阐释了伦理个人主义的情感标准、德性基础从共同体到社会中个人的变迁等原因,表明德性从社会生活的逐渐
真理问题是哲学认识论中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在认识论史上,围绕着真理及其本质问题,哲学家们曾进行了长期、激烈的争论。在西方哲学中,影响较大的关于真理本质的理论主要有
本文从罗蒂后哲学文化的逻辑起点、理论依据、后哲学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理论得失等方面论述了罗蒂的后哲学文化思想。文章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讨论罗蒂后哲学文化的逻辑
本文试图揭示塞尔意向性的基本内涵与实质。 主要介绍意向内容、适应指向、满足条件、意向因果关系等有关塞尔意向性理论的基本术语、工具。阐述塞尔意向性理论的逻辑特